八 倾斜的天平(1 / 1)
听人说过这个厂子是两人合办的。另一个经理叫黄宇春,只是听说,而没有见过面。黄经理自己本身有一个工厂,又和黎经理合办了这家工厂。虽然没有见过这位经理,但已有了不同寻常的印象。这个经理一定是不同寻常的人。要不然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魄力和财力同时办两个工厂呢?
一辆高大的越野车驶进了刚刚打开的大门。见有车辆进来赶紧出去看个究竟,是谁来的这么早。从车上下来一个看上去有些瘦弱而身材不高的女人。这是一个相貌非常平常的三十五六岁的女人。后来才知道他的儿子已经很大了,已经念高中了,看这样保养的还是很好,和实际年龄相差很大。现在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下了车看见简欣走到跟前她温和轻声的说了一句:“我是黄宇春。”一听是黄经理赶紧问候到:“黄总好。来的这么早。”黄经理没有过多的言语,径自不紧不慢的上楼去。这时才知道原来经理室的两张办公桌有一张是黄经理的。看着她那文静的样子怎么也不会和两个工厂的大老板联系起来。
后来黄经理来的次数逐渐的多了起来。每周一的业务员会议也在这里举行。个别的时候黄经理还可以在这待上一天。一直都是一副温和而言语不多的样子。见了面微笑的问候一两声算作是打过招呼了。
有一次和顾会计谈起了两位经理。简欣说:“咱这两位经理都是文质彬彬的,很好接近。”顾会计一本正经的说:“可不是呗。不像有些企业的老板破马张飞,吆五喝六的。对待员工就像对待三孙子似的。而他俩从来也没说过脏字。我刚来时见了两位经理都打怵,不知道跟他们怎么说话。咱是一个打工的,人家是老板,也就是说挣人家的钱,端人家的饭碗,也不了解老板的脾气秉性,不知道哪句话该说,哪句话不该说。黎经理还好一点,每一天都在一起工作,很快就了解了。但黄经理不行,不经常接触,始终很拘束。这付样子被黄经理看出来了。黄经理说:‘不要拘束,咱们接触时间短,互相还不算了解。但是没关系,逐渐的就了解了。你认为怎样合适就怎样工作,你认为以怎样的方式和我接触方便就怎样办。我不计较这些,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有一条必须对工作有利。’从那以后很快就放松了。很快的感觉到黄经理是一个很好接触的人。”
黄经理每次来都很客气,总是带着微笑,很礼貌地打着招呼。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从她的表情看是一个很放松的人,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很会调节自己的大脑。这样的人脑力一点会很好。
来的次数多了,也就逐渐的熟悉了。但语言还是很简练。温和而有礼貌。每次来的都很早,坐在办公室里忙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位很守时敬业的人。据说她自己工厂的员工很多都是她的亲属,也就是说这是一家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管理上更加困难这基本都是通病,亲属间关系的盘根错节使人际关系更加的复杂。有很多现象是这样的,你是老板,这是没有争议的事情,但辈分却低,说话办事不免会有些不太方便。黄经理处理得很得当,很多年来一直使企业正常运转着发展着。这一定是和她的大度有很大关系。没有宽宏大度的心态是会被每天可能都要发生的鸡毛蒜皮的事情烦死,足见其涵养和能力。
今天项工来的特别早。简欣好奇地问:“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啊?”“在家也没事,吃过早饭就来了。”过了不一会,还没坐消停,黄经理的车到了,项工赶紧去迎接。黄经理说:“来的真早啊。”“也是刚到。”两人一边说笑着,一边走进车间。只听黄经理说:“我就喜欢你这样的,说话畅快,而且表达得清楚。”黄经理每次来的都比较早,这次比以往还要早些。她是一个很勤勉敬业的人。每次来都在楼上一直等业务员们到齐后才开始业务会议。而提前来则是进一步的熟悉手中的资料,使会议开得更有针对性,免得流于形式。这次一定是约好了项工,以便了解到一些更为详实的资料。
黄经理对于项工的赞许一方面是称赞他的口才,他的机敏,另一方面也不免和要加深两人的关系有关。这个单位是黄经理和黎经理两人合办的企业。项工在这里的作用是很大的,他偏向哪边至关重要。至于外人不了解他的真实能力那是另外一回事。凭着他的伶牙俐齿足可以赢得黄经理的信任和器重。黄经理又要在三人中占据重要的比重。这样不向项工表示好感和伸出橄榄枝那才怪呢。这也是一种领导的手段或者说是艺术。黄经理或许很清楚项工不论怎样也是以打工者。但是他却像是一块磁铁吸附在谁的下面就会增加水的重量。这块小小的磁铁会很有用的。
有好几天没有看到温师傅。时间越来越长,一直没有听到他的消息。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温师傅走了。这个尽力为单位努力工作的人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不知道原因,也没法去问。只记得有一次小沈说过这样一段话:“温师傅在外边净胡说,这要是让经理知道真没他的好。”这句话有点古怪,也不好往下问。在外谋事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言多有失。耳朵好使的人实在是太多。
过去了很长时间,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后来的人已经不知道有这么一位温师傅,原先的人也淡忘了他。
有一次在外面加工一件大型的工件,谈妥的价钱非常的便宜。经理满心欢喜,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两头一报价差距那么大,还不大有赚头?谁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而且是惊愕。
当时在那里外委加工的有几个人,不知怎么回事厂家的老板知道了关于加工费用的事情。听说这种加工费用实在是太低,吃了挺大的亏。结果这位老板感到自己受了骗损失了一大笔收入,恼怒之下结束了这项协议,也就是终止了这项合作。黎经理赶紧赶到那里同老板反复的协商,结果增加了大笔的费用。真实的感到所谓承诺不一定经得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前面订的合同也就是正经八百的承诺无效了,被撕毁了。
为了和另一方签订的合同不得不接受这使他感到屈辱的现实,切实的原因是工期不等人,违约了损失更大。而这家公司是他谋求利润必须依靠的公司,实在是得罪不起。不知怎么回事经理还是知道了事情的根由。气的经理大声的对温师傅吼道:“你他妈的吃里扒外,让我损失了那么多钱。你赶紧给我滚,小心我用棒子把你腿打折了。快滚。”就这样温师傅灰溜溜的离开了精心努力过和付出过的单位。
一句不合时宜的违背企业利益的言语葬送了这份喜欢并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工作。这里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怨气的积累,到了不分里外吐露心声的地步。你认为不公平,你认为你对那位老板公正,那位老板在利益面前认识你是谁吗?不为他自己的利益去争取,还为你这个不相干的人忍痛牺牲那么多的钱财吗?这是绝不可能的。而更可恨的有可能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也未可知。
温师傅和经理之间一定有外人不知的一些幽怨。记得一次刚下班时温师傅对简欣说:“赶紧走,不知一会又要有什么事?”从这句话里就发现了经理一定是经常毫无代价的巧使唤人,以至于让人唯恐避之不及。还有一次经理和简欣探讨起了坐水焊接的工艺。一个较大的圆形工件需要断面进行增补性焊接,其焊接量是非常大的,为了减小变形将工件坐在水中以便传导出大量的热量来降低工件本身的热量,以避免热变形。对于焊接这样大型的工件简欣没有丝毫的经验,在经理问到的时候无法表态。事后果然采取了这种工艺,结果严重变形,反复返工,造成了很大损失。过后的一天早晨温师傅来的比往常早一些,用手指着一个大圆盘对简欣说:“师傅,这个就是焊接卡具,以前都是用这个卡具进行焊接的,焊一个成功一个。不知怎么想的,说他也不听,耍起了幺蛾子。非得用坐水的方法,结果废了吧?”简欣和温师傅看着厚重的有很大强度的卡具互相对望了一眼,都摇了摇头离开了。
温师傅语言上表露出来的问题可能就是经理即使用着人家又不拿人家当回事,还总想占点便宜。结果使温师傅积怨渐深。产生了逆反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事情的发生也可能是这样:不知道是谁先引起的这种议论。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指定有人附和,几个人议论,要不然温师傅不能贸然的跟一个没有交往过的人说这么深这么重的话。更可能是几个人不分场合地点议论时被这家老板意外地听到了。他个老板怎么还能忍受这么大的损失,简直像被愚弄了一样。立刻翻脸无情,讨回损失和颜面。出事之后参与议论的人一推六二五躲到一边去了。更可气的一定是有人做了充满智商的勇敢的泄密者,要不然黎经理无论如何是不会知道这件事情的,还会以为是那家老板自己醒悟的呢。结果温师傅就成了众矢之的,刀下之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