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昌书院(1 / 3)
长安郊外天泉山
李雪霜独自一人来到天泉山,这座山不高,不巍峨,但是山上有一座闻名天下的书院,文昌书院。
相传当年,文圣尚未成圣之时,就在此山上结庐而居。山上有一泉眼,文圣常年在泉边读书吟诗,口渴了就掬起泉水解渴。
后来文圣一朝成名,天下皆知!这座山上的山泉也因为陪伴文圣得以成名,成为了天下有名的文思泉。寓意着再次泉边可文思如泉涌,出口成章,落笔成神!
此山上的泉水五人找到其源头,后来天下人称呼此泉为天泉,此山为天泉山!文圣后人和文圣当年的徒弟都居住此地。天下慕名而来的学子来此山求学,然后慢慢的演变成了今天这个天下闻名的文昌书院!
文昌书院秉持着有教无类,不参与国政,没有门户之见。遂一直流传到现在。但凡在文昌书院求学有成后又为祸作乱之人,一经查实,文昌书院会亲自让其教授那人的师父下山清扫门庭。
李雪霜这次到文昌书院是想寻求自己的师父帮助让自己的师父收下李春风。她知道,以自己弟弟的口碑哪怕天子亲自下令,这帮文昌书院里的大儒也不会卖一分薄面。
李雪霜徒步登上天泉山,这是天泉山的规矩。所有学子,不论身份,必须徒步从山脚上山。有的有权有钱的人家想给文昌书院修路,但是全被文昌书院的夫子给拒绝了。
尽管如此,狭小的山路也被千百年来的学子踩踏成可供车马同行的大路。
李雪霜来到半山腰,只见一个竹子搭建的牌楼出现在眼前,上面挂着当代文昌书院山长亲自写的文昌书院的牌匾,后面矗立着文圣的雕像。
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文昌书院传到谁的手里,谁就亲自题写文昌书院的牌匾,老的牌匾会放在书院中间的圣贤堂供后世学子膜拜。也向天下人展示着文昌书院千百年来的传承有序。
文昌书院没有院墙,表示着书院没有院墙之见,没有富丽堂皇的小楼,只有学子自己搭建的竹屋。哪怕是先生居住的地方,也都是自己搭建的住所。
这里的一切全都是自力更生,没有书童,仆人。只有一个个手捧经书的学子。
历代皇帝都想出资修建文昌书院,但全被拒绝了。曾经有一位皇帝仗着皇权至上,强行命令文昌书院的人出仕为官,文昌书院里的人一心求学,没有接旨。那位皇帝大怒,想拆了文昌书院,逼山上之人下山。结果文昌书院的那一任山长任由兵马拆了书院,然后带着所有的先生在山上以天为被,地为床!
皇帝得知之后还想下令强行抢人,结果那天通天的浩然气从山上冲向京城,化作一柄利剑一剑斩了当朝国运。
再后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敢轻视文昌书院。不再强求文昌书院之人入朝为官,而文昌书院也不反对学院之人下山为官。但是给所有下山的学子立了规矩,所有书院之人,必须在为官期间造福四方,如有为祸作乱之人书院亲自出面清理门户!不可结党营私,如有政见不和,也不可同门相残!
李雪霜穿过牌楼,路过的学子对着李雪霜一一见礼。李雪霜虽是女儿身,但早已凭借自身学问征服了文昌书院的学子,无人会因为她是女子而小看她。
“雪霜,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