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又出大事了(3 / 3)
那些队员们论文凭、论学术、论职位,谁都有一大堆足以在业内炫耀的资本。
有时,在考古工地上,某个胡子拉碴拿着小铲子小刷子的中年大叔,或是某个带着草帽像民工一样低头干活的老头,或者某个家庭妇女般收拾细碎的大妈,看起来似乎不起眼,其身份说不定就是省内某个城市博物馆的馆长或副馆长。
这些考古界的技术尖子们个个都是业内翘楚,许多队员都是其所在城市独当一面的考古队长或业务主心骨级人物。
这些大咖们,全被破天荒地集中在了一号大墓考古队,干的是打下手当小工的活。
高级人才太多,多到连国家文物局下来视察的领导都说:“这回发掘,一次集中了这么多考古界精英,为建国以来之罕见!”
有这些尖子在,好处是:技术力量雄厚,遇见什么学术上的事、技术上的事,基本上都是迎刃而解。
当然,有好处的同时,也有坏处。
这些心高气傲的文博界大咖们,被省博物院集中到一个临时组成的考古队里,最大的坏处就是——大家互不服气。
老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偏偏他们水平又都很难占绝对压倒性优势,于是大咖们一方面互相之间谁都不服气谁,另一方面就是也很难一下子谁压倒谁。
在考古队内,除了周院长资历最厚,没人敢叫板,其他众大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纠缠不清的瑜亮情结,而且不是一两个,是考古队的一群周瑜和诸葛亮在纠结。
能第一个进入一号大墓主墓的名额只有一个,而考古队里有资格第一个进入主墓的人选,很不凑巧,有好多个。
为了争第一个进入主墓,这些本省考古界的精英们,从进驻一号大墓考古队的第一天,就开始处处有意无意地进行各种较劲式比拼:做野外考古作业,基本技术要拼高下;平时聊天,资格、文凭、资质要拼高下;甚至连说话的话锋,都要抬杠分高下……
最近几天,随着主墓发掘日期临近,明争暗斗的情况愈发激烈,要不是有周院长用自己的资历和威望压着,估计冲突早就爆发了。
前段时间,据某位旁听过“一号大墓主墓发掘准备会”的人士透漏说:推选进墓人选时,为争第一个进墓,十九个参加会议的人争吵得不可开交,会议从头天下午三点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三点。
众人谁都说不过谁,吵到后来,按意见分成了六派,每派鬼使神差的正好三个人。
“六大派”每派都极力推荐自己派系人选,每派还都不同意其他派系推荐的人选。
“六大派”为了表示自己没有私心,不同意别人的同时,还都拿周院长说事儿,都说周院长是最合适的人选。
议而不决的情况下,只好专家组投票选举,票选第一个进墓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