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旧货市场(1 / 3)
翟丹只用了不大的功夫,便修好了那堆砂锅,他借口帮妈妈给客户送去,骑着自行车出门。
一个小时后,他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东洲市新建的旧货市场内。
简陋的大棚下,旧货大堆大堆摆放着,还不断有人拿家里的旧货来卖,但是来买旧货的人,寥寥无几。
东洲古城现在虽然只是个三、四线小城,但是在古时候,却是一座很重要、很有地位的大城。
此城历史悠久,古代封邑的王侯众多,留下的文物古迹也随处可见。老百姓家随手拿点旧物件出来,就有可能是古董文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古城地位沦落,再加上地处偏僻,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
偏僻和落后虽是一种痛,但也因为发展节奏上比发达城市慢两拍,更容易出现偏差性的机会。
就拿古玩文化行业来说,本地文化事业还没起步,半封闭的状态下,新建的古玩市场,因为不懂营销和策划,竟然起了个“旧货市场”的名称。
偏偏旧货市场卖的都是老陶瓷器、老家具、老旧字画玉器等古玩,因为“旧货市场”的名称所致,大批外地古玩商都被没把东洲古玩市场当回事。
本地打着“旧货”名义的古玩市场上,货物不管大小贵贱,买到的古玩竟然是真货居多。真品率罕见地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翟丹印象里,到21年以后,本地市场在国内有了些名气,旧货市场改名古玩市场,全国古董商人都慕名前来淘货,赝品率才开始逐年上升。
到了29年,本地市面上才终于达到那种“见不到什么真品”的“全国古玩市场发展平均水平”。
在九十年代末,这个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信息交换主要靠口碑相传。
国内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东洲小城新建一个古玩市场。
即使是有心人,也只是知道这个城市建了个“旧货市场”,更不是人人都知道:此地古玩市场的真品率超高。
偶尔有往来贩运淘货的古玩商人,窥得真相,都把这个信息当做是商业秘密,对外守口如瓶。
未来,互联网的信息爆炸,什么事都会很快传开。
但是现在,互联网没有普及,很多人家里连固定电话都没有,信息相对还比较闭塞。本地古玩市场竟是养在深闺无人知。
更没有人知道,很多现在看着不起眼的古玩,价格未来会千倍万倍地打滚往上翻。
信息差就是财富。
穷小子翟丹,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在客流稀疏的市场内慢慢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