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此时空之帖木儿帝国东征明朝3(2 / 2)
“帖木儿”预选的决战之地,是襄阳城北的一片平原地带。此地的地形颇似他之前对决“奥斯曼土耳其”安卡拉的“齐布卡平原”。在这种熟悉的地形中作战,让“帖木儿”信心十足,并准备再现“安卡拉之战”的辉煌。
与此同时,已经攻克了“淮安府”的“皇孙”哈里也在运河中学筑起堤坝,派兵驻守。如此一来,便截断了南北漕运。此后,哈里趁“扬州府”不备,南下突袭得手,由此饮马长江边,并开始谋划渡江攻取“南京城”。
“皇孙”哈里大军在攻取扬州时,迎来了许多儒生支持,因为他们对朱棣灭殺“建文重臣”方孝孺的“十族”非常不满,其中还有一个书生颇为通晓中亚语言,并告知哈里:“现在来投奔他哈里的都是些‘经世之才’,希望能委以重用,则日后攻取南京时会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哈里听后大喜,承诺给这些书生们奖励。
所谓“奖励”,便是给这些“书生”们封了一大堆“尚书”等官衔,并命令其督造船只,限时一个月内完成任务,好让自己的大军能顺利渡江攻伐南京。这时的哈利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派亲信给“帖木儿”送信。
“皇孙”哈里向自己的爷爷“帖木儿”报告了自己的情况,让“帖木儿”认为若孙子能渡江攻取南京,则必定能吸引很大一部分明朝兵力,从而减轻自己的军事压力,便回复哈利告知不必前来会合,专心渡江即可。
不久,当朱棣得知“皇孙”哈里准备渡江攻取南京并正在委任一大堆书生和文人们在大张旗鼓地督造船只时,不由得大笑起来,并断言对方难有什么作为,因为腐儒无用,于是亲率20万大军开拔,前往襄阳。
而哈里的情形也不出朱棣所料,因为那些口若悬河的书生们只适合舞文弄墨和编排是非,对于造船渡江,解决军务则一窍不通,历时一月,一事无成,后来即便想方设法去征用渔民的船只,但也只是弄到几艘老破小而已,对急于渡江的2万大军来说却毫无用处,完全是空耗时间,让哈里无法渡江,心生恼怒。
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们给“皇孙”哈里尽帮倒忙,让哈里大军既无法渡江,也无法与爷爷“帖木儿”的主力部队汇合,于是暴怒之下就连斩了数名书生,让众书生惊骇:“此‘色目人’凶残无道,留在此处过于凶险,不如立即离开为妙。”于是,书生们如鸟兽散,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小命,却尽显汉奸无能。
西元1406年,“明太宗”朱棣率领明军主力西行至湖北襄阳附近,与东进的“帖木儿”大军遥遥相对。“帖木儿军”则解除了对襄阳城的包围,并驻扎在城北的平原地带,打算以逸待劳,与朱棣單挑,一决雌雄。
“帖木儿军”虽然甲马精锐,但时值入夏,气温骤然回升,导致襄阳地区的气候温热潮湿,让来自遥远中亚草原干燥气候地区的游牧骑兵们感觉很不适应。因此,“帖木儿”军中多有因此而染病者,影响战力。
不过,“帖木儿”却凭借自己征伐印度时的行军经验,下令全军配发“伽色尼草”以咀嚼并吞咽,因为此乃生长于中亚山区的一中草药,可以生津祛热,果然药到病除,令士兵们恢复如初,士气高涨,渴望开战。
明军方面,由于襄阳附近的粮库已经被“帖木儿”大军实现占据,所需军粮只能依靠民夫运送,但大军日耗靡费,难以为继。而探查敌情的人回报说,“帖木儿”大帐中每日都在欢饮,似乎毫无大战降临模样。
此时,明军的火炮也终于运抵战场,20万大军军容壮盛,士气高涨,已到了可战之时。于是,西元1406年6月19日,一场牵动亚洲命运的决战在湖北襄阳城北的平原上展开,明军20万对“帖木儿”军11万。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