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嫫婆罗女王(1 / 2)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宋思媛把这些粟特典籍前后看了一遍,同时对照古尼孜的册子仔细研究,在夜晚时,陆续将册子上的粟特文解密出来。
从古尼孜的粟特文字来看,他在带着斯坦赫因的队员行走时,已经发现这些人压根不是来考察沙漠遗址的,但凡进了沙漠,每到一处古城遗址,都会拿出能探测金属的器具,将古城搜索一遍。
起初,他还以为这是斯坦赫因他们在确定周围是否安全,是为了考察遗址的安全着想,后来,随着勘探的次数逐渐变多,他们面对遗址的热情,反倒是消减下来,这种情况,说明斯坦赫因压根就不是为了考察遗址,而是另有目的。
他才逐渐意识到,他们进入沙漠不是为了考察古文明,那么,恐怕是来寻找什么东西的。
有了这个大前提,古尼孜明知道正确路线,还是故意给他们带错了路,让他们经历很多次流沙荒原,目的就是想让斯坦赫因无功而返,知难而退,这样,也就能阻止他们寻找沙漠中的某些东西。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们在躲避沙暴时,意外进入了秘兰泽附近,斯坦赫因通过望远镜,直接就发现了位于秘兰泽中心的秘兰古城。
这座秘兰古城,对于斯坦赫因来说可是个巨大惊喜,他这一路上寻找的众多废弃古城,不是年代太近就是城邦已空,剩不下多少东西。
一般来说,城池的夯土城墙长年累月承受风沙,很容易侵蚀,如果年久失修,就会不断腐蚀塌落,直到城墙被摧毁,城池里的民居才迎来大面积的风沙侵蚀。
如果城墙完整,就说明城墙坚固耐用,换言之,也可以猜测,城池中的大部分建筑,有了城墙抵挡风沙,纵然是衰败坍塌了,也能保存不少东西。
他所看到的秘兰古城,就连围墙都是完整的,这就说明其中的建筑不会坍塌太多,甚至,这座古城的规模,比他们发现的任何古城都要大,斯坦赫因不是个盲目的盗墓贼,而是极有学识的文物专家,他既然能来寻找古鄯善文明,就说明已经提前做过功课,至少,是把古鄯善文明的大致情况给了解透彻。
结合秘兰城的地理特征,他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座规模宏大的废弃古城,多半是古鄯善国的某座贸易巨邦。
有了这个大前提,斯坦赫因当然不会错过,想让古尼孜带着他们进入古城,古尼孜也明白沙耳城是座大城邦,如果里面真的有东西,那绝对会被斯坦赫因发现,他推脱几次,确定推不掉这些人后,只好利用机关捉住吸血毯子,带着他们进入秘兰城。
入城之后,斯坦赫因的行为果然已经不加掩饰,完全对民居和建筑没啥兴趣,直接往贵族聚居的小城跑去,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寻找,就心照不宣地共同来到祈神殿,在这里发现了迄今为止最精美的艺术壁画。
到了这一步,斯坦和因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亮出文化学者嘴脸下的獠牙,想把有文化价值的壁画全都撕扯下来带回去,古尼孜拿的是向导的钱,可不包括帮他们带路盗取文玩。
在剧烈争执下,古尼孜和斯坦赫因的队员发生了冲突,打斗之时,他们发现了机关和地宫的存在,古尼孜和他们进入地宫,斯坦赫因在这里发现了古鄯善文明的众多典籍、文玩、册子、画卷,甚至还有很多瓦当瓷器,就更不愿意放过这座地宫,直到将文物价值高的物件搜刮一空,才算了结。
经此一事,斯坦赫因算是完成了部分盗宝任务,见古尼孜对他们不是很认同,甚至已经到了动刀动枪的地步,当然就把古尼孜从朋友认作敌人,再加上他做的事情确实不光彩,未免他的强盗行径泄露,古尼孜就已经察觉到,自己的存在,已经是斯坦赫因的眼中钉肉中刺。
看到这里,他们基本上是把古尼孜死前的经历,给了解清楚了,再和他们所看到的情况互相对照,也就明白册子记载的不会有错。
宋思媛长呼一口气:“这些我们大概也都知道了,我说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吧,古尼孜大叔早在中途中就已经发现这一点,借着记载沿途路线的机会,记载了很多斯坦赫因和队员的话。”
依据斯坦赫因和队员的对话,再结合他所看到的古鄯善国文书,他基本上清楚了,鄯善女王的来历,鄯善女王统治古鄯善国之前,来自昆仑山之中的嫫婆国。
嫫婆国,也叫嫫婆罗国、嫫母方国,为山海经中记载的西王母国,也是周朝时期西国九夷之一。
根据斯坦赫因的研究,嫫婆国来源于昆仑山以西南的尼泊尔,是尼泊尔人部落分化出的一支部族,主要人群为藏地羌人、雅利安人、还有一部分尼泊尔人,他们在大概夏商时代就已经来到昆仑山,以昆仑山东麓为中心,在这里繁衍生息,东侧的昆仑丘为部落国都,居住着嫫婆国的国王。
直到商周时代,这个部落摆脱奴隶社会,朝着封建社会转化,由于昆仑山附近山多地少、环境苦寒,嫫婆罗人无法从事农耕,就只能以山地渔猎为生,产生出以山地渔猎为主业的山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