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被改变的过去(2 / 3)
其实他在俞朗的演奏中,只觉得整个人随着钢琴声起起伏伏,演奏结束时脸上已经满是笑容或是泪流满面或是其他,心里只觉得满是感动。
“是在场的每个人都沉浸进去了吗?包括那些比较悲情的?”
张若南得到童开畅肯定的回答后,毫无波动的眼神中露出一丝丝光芒。
优秀的钢琴师演奏时自然是可以牵动听众的情绪的,但也不是可以牵动所有人。
音乐中最奇特的一种体验,那就是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感动着你,这也就是我们对悲伤的音乐迷恋的来源。
这种体验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但通常是浓烈而愉快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
在认知中,也许容易产生共鸣的人会更容易被感动。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的同理心,往往那些被作品感动的人,在同理心方面的得分也很高。
而那些具有较少同情心倾向的人,几乎没有被音乐所感动。
同理心的这一特殊成分被称为“同理心关注“,每个人这方面根本就是不同的。
但俞朗能做到带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只能说媒体给他的称号确实没给错,他确实会讲故事。
“据说俞朗毕业于童院长所在学院的钢琴系,没想到您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演奏大师,实在是羡煞老婆子我啊,倒是为何之前平时没有听你提起过俞朗这名学生,是为了藏这名学生吗?”
童开畅苍白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平时可没有关注过这名学生,这名学生平时的成绩也是平常,并无何优秀之处。
俞朗出名之后,他找到辅导员了解一番,才知道俞朗为人孤僻,几乎没有什么朋友,班上的同学也鲜有愿意跟他一起玩的,还有明显的疏离行为。
例如班级的外出活动故意忽视俞朗,某同学的生日会邀请所有人但并不邀请他。
他觉得有些奇怪,就算这名学生为人孤僻成绩平平,但他长的可非常俊俏,有什么矛盾非要做到这一地步。
对此辅导员也说不上来,只觉得关于俞朗的记忆非常模糊。
她叫来毕业后留校的几名学生询问一番,发现对方也说不上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反正我们那个时候就默认不喊俞朗了。”
“要是早知道俞朗这么牛,上学期间就算他孤僻,我硬舔也要舔到这位大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