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山那边(1 / 3)
山里英的娘家在城郊的东山坳里,村前有一条山涧小溪,小溪左右是层层梯田、依山而建的农舍,农舍前基本上都有个平坦的石埕或砖埕,有的埕前种桃李石榴树,树下搭个鸡窝鸭寮,猪圈一般也是各家建在自己的屋舍旁。山村分为上厝和下厝,分布两大姓氏,似乎没有什么家族大恩怨,世代互为通婚,基本上都有亲戚关系。
翻过小山村那架雄壮的山梁,就是莆田的“大水缸”东圳湖。香儿童年时候,阿嫲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带她和阿弟回山村探亲,总会自豪地告诉他们:“五八年的时候,我参加过修东圳水库呢!有部队当兵的人,有四面八方来的百姓,民工领导一起在工地干活同吃同住!挺艰苦,还有人牺牲了!荒山野岭的,晚上就随地搭棚子睡觉。大家光想着这么多人在一起怕什么,只是太大意了!我们村里的阿楼,一天半夜里就是被大蛇活活缠死的……”
说着经过了东方岭,岭下有几座修整一新的陵墓隐隐约约坐落于山道旁,与当地的墓葬形制大不同,每块石碑上都刻着一颗大红五角星。香儿好奇地走上前观察,在每个石碑背后发现了几行镌刻在上面的文字,原来是一九四九年解放莆田时在这里牺牲的革命战士,其中有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女护士。
想到先烈们在十六七岁如花般的年龄里,毫不犹豫地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香儿不禁肃然起敬,和阿弟在山道旁的灌木丛中采了几把洁白的白檵木花,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烈士的墓前。
阿嫲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孙儿们的一举一动,安详地呼吸着大山里久违的草木芬芳。她说,山村里闹过土匪,来过红军,斗过地主,驻过知青……曾经孔庙里私塾先生头上是编辫子的;土匪半夜掏墙壁入室抢劫;恶霸被村民殴死后,国民党政府开了一个连的军队进村抓人,还把乡亲们的柴火堆在埕上点燃烤火,罚了每户十担米,顺便把那天办婚宴的新郎官抓走了;解放军来了,她第一次学会用普通话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新的长城……”;最开心的事情是分了田地,扫了盲,给地主放牛的娃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
经历过新旧社会,阿嫲吃尽了不识字的苦头,但她始终坚信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起码“搭车不用问人”。若能考上中专、大学,拼出一份工作来,不仅体面,还“不用扛锄头,给别人去做长工”。她总是时刻督促子孙后代不管多贫穷抑或多富足,都要好好珍惜能上学的机会。
“看见那个墓了没?”阿嫲指着道边一个明代富人禄丘前的大石埕和左右两头大石狮,回忆起往事:“我以前每个礼拜六下昼都会在这里等你们娘,她从二中读书放假回来,总是不放心她一个人走山路……”
山道虽然崎岖不平,有些石径松动了,踩上去令人提心吊胆。但是随着岁月流转时代变迁,这条不知几代人踩过的山道,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山里英就是在父母之命下,离开小山村,到下尾替她的父亲“回龙顾祖”,与老跃进成家做了“两顾”。
关于母亲的往事,香儿从阿嫲口中断断续续打听过一些:******时期,阿嫲阿公年近半百老来得女。山里英从小乖巧懂事,高中毕业后教过夜校、当过代课老师。作为上门女婿,阿公苦于下尾老家“无后”,怕死后九泉之下无颜见施家列祖列宗,便死活命令这个“天赐”的小女儿下山“回龙顾祖”,硬是替她安排好了婚事。
那时,知性美丽的山里英在城里教小学,是歌曲里所唱人见人爱的“小芳”,足足可以嫁个军官大学生,也许心底自有意中人了,却要被她自私的父亲乱点鸳鸯谱,和素未谋面只有小学文化的老跃进做夫妻。她坐在眠床上不吃不喝,哭了一天一夜,最后还是抵挡不住父母的苦口婆心,放弃抗争。为了父母的百年身后事,她放下笔墨纸砚离开黑板讲台,到下尾与幼年失怙的老跃进白手起家,忍辱负重,生儿育女,扛起两个家族的重担。阿公过世后,阿嫲便到下尾帮衬他们。
说着说着,祖孙三人爬上了东方岭最高处。站在山道旁的一块大青石上眺望,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世外桃源”鸡犬相闻、往来耕作的景象。
总会在进村前遇上一两个讨柴或是挑山货下山贩卖的老熟人,不免叙起旧来。他们不停地问,阿嫲不停地答,等得两个小屁孩都不耐烦了,便抢先欢呼雀跃着跑下山坡。
他们穿过村头山涧的小石桥,一拐弯就轻车熟路飞奔进那个熟悉的院子:“阿舅,阿妗,我们回厝喽!”
“香儿,阿弟,你们回厝啦!跟谁齐来的呀?”舅母笑盈盈地迎出来。
“齐阿嫲。”姐弟俩争着回答。
“哦,英啊兼老跃进有齐回厝无?”他们十分关心那对“天命”的夫妻过得好不好。
“他们在家忙呢!没工夫回来看元宵。”阿嫲每次都这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