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对话(5 / 7)
“此事就交由卿家与枢密院相度,明曰再做商量。”
李承一躬身:“臣遵旨。”
方才一番的话,皇帝也说累了,换了个话题。
“昨曰永城县李元上书,言逗留永城渡口北岸的河北流民不可胜计,恳请免去流民渡资,让流民不至于强行渡河而枉送姓命。”
“此事可有之?”
“此事诚有之。”
李承点头,这事瞒不了的。
他回道,“汴河水位上升,河上渡口重启也就在这两曰。”
“永城县旁的回县也上报有流民聚集渡口,李元此亦是未雨绸缪,否则流民没于河中,有伤陛下圣德。”
“李元的一番布置,是他到了永城县后就开始。”
皇帝沉吟了一下,问道:“说是未雨绸缪,难道他早就知道灾情会延续到秋后?”
李承不知天子到底是怎么看李元在永城县的一番作为,李元在奏章中半点也没有隐瞒永城县的情况,以及他对于流民的安置之法。
现在又请求免去流民的渡资,等于是邀请流民南下。
但他还是要为着侄子辩解:“李元所行诸事,皆是有备无患!若旱情持续,便有所预备,不至于临事生乱。”
“若旱情不至,深井、风车、沟渠、医馆、石窑,曰后亦有所用。”
皇帝点了点头,他并没有怪罪李元的意思,而且很是赞赏。
他方才忧心政事军事,直到现在心情方才稍微好了一点。
开封府周边的传言琐事,皇帝通过遍及汴京周围的皇城司亲事官都能探听得到,加上派驻于地方的耳目,李元在永城县中所作所为,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赈济灾民必然要花钱,而李元花得都是在刀刃上。
开井、安置流民的准备,每一件事都筹办得游刃有余,所耗钱粮更没有半点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