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那些年(1 / 4)
一阵交谈声打断了回忆。
陈远洲朝窗户外望去。
院中的大榕树下,老头老太太已经吃好晚饭,三三两两的提着竹凳,聚拢到榕树巨大的树冠下。
听院子里的老人说,这颗大榕树已经一百多年历史,先有榕树后有院。院子是围绕这颗榕树建造的。
这里的前身据说是以前一户大户人家的宅子。
历经百年风雨,家族已经湮灭在历史的车辙中,青砖灰瓦的四合建筑也融入泥泞里,只剩下这颗榕树,默默的注视着这片土的。
树下纳凉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温大人和老陈早在吃过晚饭后,就牵着手散步去了。
陈远洲一个人也无趣,索性提着老陈的钓鱼凳下楼而去。
“顺便触景生情,把记忆收拢收拢。”
陈远洲心道。
来到楼下,虎头虎脑的二娃正领着新一代的娃娃们围着王阿婆听故事。
王阿婆是大院里最年长者。
大榕树的由来,还是十多年前王阿婆给他们讲的。
王阿婆的丈夫生前是开包子铺的,从太祖那辈算起已经传了两代人。
王阿婆家里是卖菜的,年轻的时候经常提着菜篮子给包子铺送菜,一来二去两人就看对眼,菜篮子里的分量也就越来越沉。
王家父亲有次纳闷,自己的里的蔬菜怎么入不对出,无意间才发现自家闺女使劲往菜篮子里择菜,十斤的份额得塞到十一二斤。王父哪还能不知道自己闺女已经变了心。
两家坐下来一商量,王阿婆和丈夫两人的好事就成了。
说到王阿婆的儿子,家里的独苗,在世时是隶属江祁区的一名基层干部,因公殉职后只留下王阿婆一人。
好在有大院中的同僚帮衬,加上单位的领导时常来慰问,才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出。
没了儿子的王阿婆,便担当起祖奶奶的角色,尽心照顾着大院里的一众孩子,将溺爱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还有一个心愿,便是将丈夫的包子铺传承下去。
“远洲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