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2)
霍斯年回到军营的时候,天色已微亮,不一会儿就是沪城军晨练时间。
自从霍斯年来了此地,沪城军整体的战备状态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提升。几个将领本以为霍斯年就是个花架子,来这里住几日就是走个过场,为他今后的政治履历添上一笔而已。毕竟这城郊空旷荒凉,除了军营里一大堆男人,枯燥无聊的日常训练,没有一点乐趣可言,与那灯红酒绿的沪上不夜城更加没有可比性,霍斯年一个大少爷来这里是万万待不住的。
但他们没想到,霍斯年虽然被文参谋长送来就职,但并非单枪匹马,还叫了外援,想必还真是在家做了功课有备而来的。就在他来军营的第三天,就派车接来了他在国外军校学习时结识的友人,两位金发碧眼的小青年,看那黝黑的小麦色皮肤就知道这两位“洋人”不简单。
虽然,霍斯年入的是营务处的虚职,但军营里皆为霍大帅的声名所震慑,尊称他一声“少帅”。几位统帅本着“送佛送到西”的宗旨,任凭霍斯年折腾,反正他们觉得大少爷来玩一遭很快厌烦了就要走的,所以霍斯年怎么做都不干涉。比如请的外援,引入日式军队管理方式严格日常管理,采用德式军队拉练方式就行日常操练,一向散漫敷衍的沪城军猛一上紧了发条,很多人十分的不适应,就有一些吐槽抱怨的声音,有甚者还频频闹事。
怨声载道传入了霍大帅的耳朵里,当然也瞒不过霍斯业的耳目。此时的霍斯业正带兵与西南军阀交战,听完亲卫的急报,他微微一笑给追随他的沪城军中统帅下了命令:以静制动,任霍斯年折腾,不必过问。
没有别人的横加干涉和束缚,在沪城军营不过半月,霍斯年便如鱼得水。在他的整肃下,军中对他的反对之声越来越小,不少普通士兵对他心生敬佩,不单是因为每天的日常操练,无论是头顶烈日还是风雨交加,霍斯年都日日陪着,不允许一个掉队的。最开始有闹事的,在军营里横行霸道惯了的几个刺头,霍斯年按照新制度管理严格执行,惩罚不讲人情,将其收拾的服服帖帖。还有军队里那些吸烟酗酒赌博的恶习,经过一番整治,风气也清正了不少。
其实,只是严管并不能如此奏效,恩威并重其实才是霍斯年建立威信的秘诀。他知道沪城军上下腐败已成链条,最倒霉的便是普通士兵,日常被小头头打骂不说,克扣或拖延发放军饷之事屡有发生。在军营生活的这段时间,他经常与士兵同吃同练,与大家打成一片,偶尔夜里还溜达到士兵休息的地方,了解了很多底层的实情,解决他们的困难。对于一些家庭有困难的士兵,霍斯年有记下名字进行特别的照顾和抚恤,当然还有一些开源节流军费的举措这些都是后话了。
霍大帅对霍斯年的表现并不意外,但显然他的老部下们有的震惊,有的惊喜……但终归儿子给老子挣了脸面,便赏了霍斯年一支新兵,让他自行统管操练。这下子,支持霍斯业一派的人便坐不住了,传信给陷入战事焦灼的霍斯业,希望他速战速决,怕他再不返回沪城,大本营便不保了。
霍大帅沉迷享乐已久,几乎是半隐退状态,霍家继承权和沪城军的统帅权迟早要交接的,本来大权在握的霍斯业就败在了名不正上。而回国不久的霍斯年在军中根基尚浅,但也不乏拥护派,若中立派倒向他,霍斯业这个庶子也是没有上位把握的。
霍斯年深知,他已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这些男人之间的事,他尚能应付自如,无非就是个输赢问题,此前他不需要争,也没兴趣争,更懒得争。如今他下了决心,走的每一步背后都有自己的精心筹谋,而成效也非常显著,光看拥护二弟那几位将领的脸色就知道了。他还有点得意,但并不开心。
处理男人之间的事,他不会眨一下眼睛,但维护与女人之间的爱情,他可着实摸不着头脑。
那个让他全身心付出的小丫头太难搞了,他不明白为何她突然冷淡,不肯接自己的电话,毕竟如今的情况下,两人见面机会有限,她的避而不见,他也不好强求,只能趁着夜色悄悄溜回去看一眼。
连日的操练,处理日常事务已经很疲累,加上他往返沈家与军营之间休息不好真是身体有些吃不消。终于在两个月以后,他有了两天休假。
记得来军营之前,霍斯年回了一趟母亲那,小做了一会儿,母亲文竹素爱清净,母子二人闲话家常。霍斯年说说沈家的变故,怕母亲对沈云舒未随他一道来拜访导致印象不佳,罕见地首次说了一个女生的好话。
文竹是大家闺秀,虽然足不出户,但很多大事情她多有耳闻。她对自己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并没有意见,梅瑾教育的女儿应该是如她自己一般识大方知礼节,所以当她得知霍连城为儿子联姻的是沈家女儿,她也便默许了,可以说是二人为数不多意见相合的时候。
文竹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此前她多痛恨自己的父亲和大哥把她当成维护家族利益的工具,就有多不想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但与沈家结亲,霍连城在电话里提出,文竹之犹豫思虑片刻,便同意了,让霍大帅意外的很,同样意外的人还有哥哥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