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偶遇(1 / 3)
冬日的清晨,轻轻一呼便是如白云般的冷气。
杭州原知府贪腐案由永王坐镇,右少卿主办,专人接手。徐晏清从此案脱身,回归了正常的案卷工作。
这日正在整理卷宗,外面突然一群脚步声。徐晏清从半开的窗户望出去,是永王、右少卿和纪岁和一行走过。
纪岁和在此次杭州之行的作用只能暗里说不能公开言,虽然满朝皆知纪岁和是永王的儿时玩伴,纪少臣却从未亲近过永王。
换句话说,在众臣眼里,纪岁和是永王一派的,他爹纪少臣却不是,甚至算得上中立的纯臣。
那么纪岁和的许多行为便可说是个人的,而非是纪家的。纪岁和如今不过是从五品礼部员外郎,他爹却是三品大臣户部尚书,真正有实权有能力的还是纪少臣。纪岁和能担一句“小纪大人”也是托了他爹的面子。
此次不仅很多人不知道纪岁和出了上京去了杭州,知道的也不过是卞旭云、苏子谦几个人,更以为他只是为永王打掩护而已,不知道他背后还做了收集证据、传信等核心工作。
后续的审问和对其他涉及官员的调查,陆尧年也没有让纪岁和参与。在上京人多眼杂,他并不想纪岁和在明面上被牢牢打上永王的标签。今日一同来大理寺,是因为纪岁和要传达皇帝旨意,而永王忙的不歇脚,他只能一路跟着到了大理寺。
几人刚到大厅坐下,陆尧年便对着右少卿说:“王少卿,唤徐礼郎泡壶茶来,她一般最为清闲。”
虽说整理案卷比办案子少风吹雨打些,倒也没有清闲一说吧。大理寺就是最忙的机构,没有之一。
疑惑但是“听话”的王甫安排下去,徐晏清接到通知时份外无语,还把自己当小厮使呢?
她愤愤地去小厨房烧水,又拿出次等的六安瓜片来,匆匆泡了茶便端去大厅。还未临近,便听到了纪岁和的声音。
“殿下,陛下命礼部开始收集秀女的画像,说是让您来年必然要把王妃娶进府中。”
陆尧年有些恼了:“这事你在大理寺说什么?”
纪岁和也不怕他,只是解释道:“我今天跟您一路,您都让我闭口不言,我再不说还要何时说,我还得给陛下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