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举筹备小组(2 / 6)
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
这就足以见得法家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
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但是如今的法家学说也只不过是阉割版的,“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这些思想根本不能体现。
因为皇权、世家、勋贵,这些人往往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如今法家学说已经伦落于统治者管理百姓的工具。
配合阉割版儒家学说为统治者披上了仁德的外衣,故“以儒为表,以法治国”便最受统治者的欢迎。
而对于商道,可以说,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在整个封建社会历程,从来就没有重视过。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杨帆也不知道根源,但他认为这不仅仅是独尊儒学这么简单的原因。
或许可以归结为大多商人重利为世人说不喜……
可这样也说不通,要知道,即使其他杂学也很不受待见,但还是有很多成功桉例的。
整个封建社会,医学大师、农学大师不说随处可见,但还是有不少的,唯独古代的“企业家”却罕有留名者。
在杨帆看来,出现这种结果其实跟封建社会的眼界和偏见有关。
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大家当然都争先恐后地学习四书五经,学习的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圣人之道。
对于商道这些小道当然是瞧不起。
杨帆之所以敢于将商学加入到科举考试的科目里,自然要打好腹稿应对疑问。
儒家子弟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臭毛病可不是学了八股文之后才有的。
因为儒家学说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是受到了阉割版的‘圣人’思想影响的结果。
如今杨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商学(经济学纳入科举考试的一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杨帆看来,即便不能将商学作为科举的主科之一,亦要将之添加进去,让天下百姓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于是杨帆反问道:“请问魏老,你说我们大唐是否只需要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才?是否读圣贤书的人都能忠君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