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七章 屁股决定脑袋(1 / 2)
刘毅以前每看到这段历史都要忍不住心声感慨,真是现实往往都会比小说更离谱,这种情节连小说都不敢这样写好么?
不过这样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青州黄巾起码头领阶层普遍都很怂。
因为撤兵这么大的事不可能老大的一个人就拍板定下来,必定会进行军议,如果众多头领都反对,就算是渠帅也不可能一意孤行,所以肯定是大多数人都是不想担任何风险,支持撤兵,才会出现连试探都不干直接麻溜退走的情况。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刘毅才会赞同程昱的观点,觉的只要轻骑救援,让青州黄巾感受到了威胁,那么不说令其退走,至少稳住局面支撑到步卒来援问题应该不大。
在刘毅心中,如果不是意外遇到了日蚀天象,士气受挫、又丢了攻城器械的黄巾说不定已经在撤退的路上了。
不过遇到日蚀也不全是坏处。
若非黄巾因此士气复炽再度进攻,他也不会有机会阵斩徐和,现在更是乘机狠狠的割了黄巾军一刀。
意外弄死了徐和之后,知道这些青州黄巾头领是什么尿性的刘毅立即就变更了策略。
果不其然,刘毅一做出放任其撤退的姿态后,那些黄巾头领毫不犹豫的甩开麾下士卒,最先溜回了营中。
其实黄巾头领们心里难道真的不清楚这样干很不妥当,有绝大的隐患么?
未必。
但他们依然这样做了。
原因很简单,在没了“徐和”这个住持之后,黄巾军中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谁也不是蠢蛋,没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别人断后。
刘毅正是猜到了这一点,才下令缓一缓,好让那些黄巾头领先撤回营,然后再击其后阵。这样一来,落在后面没了指挥,又首尾不能相顾的黄巾后军很容易就会乱了阵脚,甚至可能为了争夺回营退路,出现类似“半渡而击”中“竞相争渡,夺舟相残”的景象。
不过虽然是他自己一手策划的,然而刘毅却也同样被眼前的情形给吓了一跳。
在刘毅的设想中,被他率领骑兵步步紧逼,层层压迫之后,那些黄巾士卒阵型大乱是肯定的,有人承受不了压力对战友下刀子夺路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出现精神崩溃之后昏了头反朝着他冲锋的士卒也不稀奇。
哪怕是那些黄巾头领突然觉悟大幅度提高,又冲出来断后刘毅都不会觉得太过意外,可唯独没想过会出现这种大范围的内讧相残的情况。
刘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些混战中的黄巾士卒在砍杀战友时候并没有没有丝毫手软,用力之狠丝毫不亚于临敌作战,加上居然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波及这么大的范围……
刘毅觉着这肯定不是为了夺路而逃就能够解释的了,其中必然另有缘故。
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之后,刘毅大致猜到了黄巾军中可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