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合击铳(2 / 2)
而现在自己手下兵力堪堪一千多人,火铳、铠甲、火炮都不足,届时到底能使多大力,现在很难说清。
“火药呢?”刘戎冷不丁地问道。
李百川稍显尴尬,硬着头皮道:“按照大人说的,小的已经查阅了戚少保记录之法,上面说的倒是简单,硝四十两,磺五两六钱,加水两钟研磨,晒干为颗粒,用筛子筛出米粒大小者取用即可。但是小的按着这个步骤反复实验,制造出的火药哑火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小的无能,请大人责罚。”
刘戎皱了皱眉头,定装火药自己的部队已经施行了,颗粒火药的制造按理说也已经很成熟了。
但是无论是李百川,还是义州乃至广宁的军匠都没有能够制作出来的,这让他大为不解。
现行粉末装的枪药燃速不均,容易受潮,在枪管内受力时很容易挤压在一起,这样在点火时会因为缺氧而无法完全燃烧,极大降低了火药的威力。
“这不怪你。”刘戎安慰了李百川一下,“用心琢磨,继续实验。另外,本官这次去京师,也看看能不能找到门路,寻得正确的方子。”
李本川唯唯诺诺的应了。
“钻枪管的事办得如何?”
李本川道:“已经按照大人的指示在军械厂里贴了告示,谁能把钻枪管时间缩短,每缩短一天加一级工匠工资,不设上限。”
一级工资是五钱银子,要是慢慢升,两三年考核合格才能涨一级。
现在钻枪管每天仅能钻一寸,谁要是能把钻枪管时间减十天,就是五两的月工资,一直拿到老的,莫说是厂里其他工匠,就是李本川也是每天下工后在家偷偷琢磨。
“那有人想出法子了吗?”
李本川尴尬地回道:“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但目前还没有进展。”
刘戎不以为意:“我只是随便问问,这钻枪管的革新难度比起自生火铳的研发难度不遑多让,大家尽心就好,需要花银子的地方不用节省,报与军需处的刘福禄和杨森知道就行。”
李本川连连称是。
刘戎觉得目前的科技门槛并不高,只要这些人肯动脑子,肯定能折腾出东西来。
明代的科技一般都是官员和读书人靠兴趣研究,对工匠极为轻视,而工匠大多不识字,即便有想法也无法流传于世,况且之前他们疲于劳作且三餐不继,哪有这种无聊的心思。
刘戎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以后对于年轻的工匠,是否也应当安排些教书先生过来教他们读书认字呢?
这个想法一闪而过,现在读书人太金贵,又普遍清高,看不起这帮军户,他的新兵训练部也是花了好大价钱才勉强凑齐了教书先生。
他已经有意安排将识字班里学的好的重点培养,将来再由他们教其他的人,明朝识字率实在是太低,也只能按照这种法子慢慢培养了。
刘戎又让其他主官一一上前试枪,如果认为火铳长重等各方面细节需要改进,按例第二日一早讨论,第三日定下定制,之后便开始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