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急行军(1 / 4)
按照正常人的步行速度,一天行走一百二十里路程,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如果考虑路况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平坦的水泥大马路和崎岖难行的山路不可同日而语,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很多人以为,急行军的速度一定更快,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
事实上,在摩托化运输方式和发达的路网出现之前的古代,军队的行军速度远比单个人的步行更慢。
在几乎整个冷兵器时代,关于步兵的急行军有一个千年未变的标准:日行三十里。
每天行进三十里的路程,也就是十五公里,就可以算是急行军了。
这看似有点不可思议,却是一种常态。
行军和步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作为一个正常人,只要尽快赶路就行了,但真正的行军却是不是那样样子,除了赶路之外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
侦测前方道路,防止敌人突袭,而且整个队伍不能拉的太长,否则就会有很多人掉队。
同时还要时刻保持和辎重后勤的距离,免得出现脱节的现象。
寻找水源地和宿营地,布置警戒岗哨,接应斥候游骑等等等等这些繁琐的细碎事物都需要时间,会严重耽搁行军速度。
在很多时候,只要发现合适的水源,哪怕天色还不算晚,大队人马就必须停止脚步准备宿营了。
因为谁也不敢保证继续前行的话就还能在天黑之前找到水源。
而且,寻找一块合适并且足够安全的宿营地也并非易事。
虽然有时候会行进四五十里甚至更多,但平均计算下来,只要能够保持日行三十里的速度,就已经在水准线以上了。
关于急行军,大明朝有一个典故,那是发生在崇祯十七年二月的事情。
当时闯军摆出了进攻京畿的架势,朝廷匆忙调集京北的官军入援,在急行军的状态之下,九十多里的路程整整走了十一天,每天行军不足十里。
按照正常的思维,如此贻误战机就应该直接把带兵的大将推出去砍头以正军法,但那个带兵的将领却理直气壮:粮草不足,不得不在沿途临时征调,所以才耽误了时辰。
在现代人看来,这绝对是一个笑话,只有九十里的路程,走快一点的话可以朝发夕至,一日就能到达还要个屁的粮草啊!
但朝廷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认可了这个将领的说法,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军队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开拔银子。
大军开拔是要给钱的,不给钱士兵们根本就不愿意离开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