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2 / 4)
当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王安也不多嘴问。家主发话,又在合理范畴之内,操办了再说。
操办也没难度。虽复杂,但已限定在具体事务上,做起来各方纠葛好控制。
真有那不开眼的吃到窟窿大到装看不见都看不过去,那就去死好了,没什么好可怜的。
王安在考虑家主安排家业的事,朱由校也在考虑安排家业的事。
以老朱家内帑与明廷国库相比论,明朝大多数时候二者是差不多规模的。内帑经常以借支方式帮助国库,国库也经常被皇帝下诏填补内帑。
万历帝虽然怠政不上朝,但敛财一流,内帑给子孙留下了差不多18多万两银子的私房钱。虽然这是攒了二、三十年的积累,但期间万历三大征等大事也花了不少钱。
这里面虽然内承运库的金花银为大头,但明廷皇家产业也是相当给力的。
说皇家产业是明朝国内最大的商业个体,一点儿也不过分。
朱由校表示,只要他把皇家产业做起来,全国其他商业势力没一个能打的。
这是朱由校不想现在就下场跟朝堂和后宫争斗的原因和底气。
朝堂和后宫的“纲常”困局,各方已经内卷到撕咬得你死我活,他再下场,只不过多了一头狼而已,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什么。
所以朱由校决定走自己的路。
有了钱,很多事就好做了。
这是自己的基本盘,未来发展肯定不是吃现有盘子的老本,所以没必要马上清洗内部。重要得反倒是掌握比较靠谱的盘底情况。
朱由校没有想过立刻就去推什么大的内廷变革。
整个内廷包括王安这样的高层在内,都跟朱由校思路完全搭不起来。比如内廷现在国家政务和皇家产业根本没有区分,管奏折的跟管皇店的是同一个人,这本身就是非常令人头大的事情。所以朱由校不会贸然推大的行动,先摸清家底再说。
朱由校看到了王安面带惊异,知道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些判断。
这事儿有点突兀,但朱由校不想刻意去掩盖什么。
君权天授嘛。作为臣子,惊异也罢惊吓也罢,习惯了就好。
继续后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