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惊逢(1 / 2)
在志源和天佑的组织下,由南洋侨批业同业公会发起倡导,南洋各界侨胞纷纷踊跃为国捐资,短短两个月已得捐款折合白银五万两,无偿捐献给政府用于基础建设和社会公益福利事业。
志源又通过同盟会在南洋的组织网络,间接联系到新成立的汕头市政府。双方约定,由天佑代表南洋侨胞押送银两回汕头,在澄海县政府前广场举行捐赠仪式,以此表彰海外侨胞的拳拳赤子之心。
汕头的地方行政区划,晚晴及民国早期属于潮州府澄海县管辖。直至1921年3月,政府制定《汕头市暂行条例》,以此成立汕头市,至此开启了全国各地实施市制的风潮。
闻说海外华侨回乡捐资,潮汕乡亲欢天喜地。捐资仪式当天,澄海县政府前广场临时搭建起台子,四周彩旗飘飘,锣鼓阵阵,人头攒动。
仪式开始了,“请爱国同侨辛天佑先生上台。”主持人大声宣布。
天佑西装革履,身披大红花,慢慢走到台中间,向四周的乡亲挥手致意。后面跟着阿柴和天美,两人抬着一个大箱子。
“感谢海外侨胞对家乡的帮助!请澄海县陈思良县长上台接受捐赠。”
一个怪异的念头瞬间闪入天佑的脑海。陈思良?这个名字好熟悉。
舞台另一边,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走上台,他身穿灰色的中山装,理着平头,脸上有微微胡茬。
“幸会!幸会!海外侨胞关爱家乡父老,令人感动啊!”陈县长跟天佑握手寒暄。
陈县长的视线向后望去,突然间脸色一变。
同样感到惊讶的还有阿柴和天美。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首”,眼前的民国陈县长,居然就是当年的清朝陈县令,也就是当年蹂躏天美的狗官。
原来,武昌起义爆发,纷纷宣布独立。消息传来,陈思良审时度势,见清政府倒台已是无可避免,于是决定投机革命,自己剪了辫子,换了官袍,揭了县衙屋顶几片瓦,宣布澄海县独立,拥护民国政府。摇身一变,自己也成了革命志士,民国澄海县的县长。
陈思良毕竟老谋深算,瞬间惊愕之后,脸上又推满了笑容。他接受了捐款,又给天佑颁发了荣誉证书。现场掌声雷动,一片祥和气氛。
阿柴和天美毕竟年少气盛,看着夕日的仇人站在眼前,虽然他们知道在眼前大庭广众的场合里,不能闹事砸场子,但却无法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整个捐资仪式,他们一直黑着脸,默不出声。这些细微的表情当然逃不过陈思良的眼睛,也为日后的恩怨矛盾点燃了导火索。
陈思良正在房间里把玩他各处搜刮来的古玩,这时候听见一阵敲门声。
“进来!”他放下手中的古玩,坐到房中的椅子上。
门开了,走进了的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子,个头不高,尖嘴猴腮,一双眼珠子不停地打转,让人感觉贼眉鼠眼,像是个很精明的人。
男人走进陈思良,毕恭毕敬地说话“县令大人……”
“放屁!”陈思良勃然大怒,“你这个猪脑袋。告诉过你多少次,清朝覆灭,民国初建。我现在是中华民国澄海县县长,不是大清朝澄海县县令。还叫‘县令大人’,你想复辟,想造反啊!”
“是!是!是!”那人吓得跪了下去。
“站起来!”陈思良又大喊,“现在民国推行新礼仪,对长辈和上级,只能鞠躬不能下跪。还有,记住你自己的身份,你现在是民国澄海县治安队的队长,不是大清朝澄海县衙门的班头捕快。以后再说错话,直接给我滚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