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假节钺之权(1 / 2)
公元219年8月,徐晃率领援军火速援救镇守樊城的曹仁。
徐晃奉命赶到襄樊后,通过隐秘的小径围绕偃城,掘一道长壕,扬言要截断关羽守军的后路。关羽守军遂烧毁营盘退走。
徐晃顺势占据偃城,然后连结军营逐渐向前推进。此时,其余几路援兵尚未赶到。徐晃在汉中之战中急功冒进,被赵云重创,此刻吃一堑长一智,不再贪功,步步为营。
众魏将见徐晃徐徐推进,似乎毫不着急,纷纷催促徐晃立即攻打关羽,解救樊城。
议郎赵俨对将领们言道:“如今关羽已将樊城重重围困。水势仍然很大,我们兵力单薄,又非水军,兼之与曹仁隔绝消息,不能同心合力。现在强攻关羽,一旦受挫,樊城内士气必衰。军心一乱,难免不会弃城投降。眼下不如缓缓靠近樊城,派间谍通知曹仁,与其合力发军,必败关羽。假如魏王怪我等不发救兵之罪,我一人承担。”
众魏将见有人愿意担责,便不再劝徐晃强攻。
徐晃将兵阵推进到关羽包围圈三丈外,扎下营盘,挖掘地道,射箭书通知曹仁,沟通消息。樊城守军得知援兵赶到,军心大振。
与此同时,孙权写信给曹操,表示愿为曹魏效力,请求允许他讨伐关羽以补前愆,并请求不要把消息泄露出去,使关羽有所防范。
曹操问群臣,群臣都说应当保密,贾诩却说:“兵者,诡道也。我们向孙权承诺为其保密,但暗中将消息泄露给关羽。关羽得知后,若要回兵救援,樊城之围自解。同时,还可使孙权、关羽鹬蚌相争,我们坐收渔利。”
易中淞也劝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们已假冒天子诏书,命关羽迎接天子南下,现在再将孙权书信告知关羽。这一正一反,必让关羽摸不着头脑。”
司马懿道:“更为关键的是,眼下关羽中箭,行事必然比往常保守。这阴阳两招,关羽大惑之下,更倾向于收兵。如此,襄樊之围便解决了。”
曹操道:“言之有理!”立即下令徐晃,将孙权的书信用箭射入围城之内和关羽军营中。
曹操等人以为关羽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依旧围攻樊城不止,是中了天子假诏之计,实际上是关羽水淹七军后心态膨胀了。
汉军营帐内,马良再次苦劝关羽,道:“君侯,现在樊城守军已经得到援军赶到的消息,士气极盛。而曹魏援军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眼下再想夺下樊城已不可能。我看还是撤军吧。”
关羽犹豫,道:“若孙权有志于逐鹿天下,便应知晓此刻乃击败曹操的最佳时机。一旦让曹操缓和过来,下一次良机,不知还要等到多少年之后。”
关羽这么想,是高看孙权的眼界与胆略了。
一来,孙权并无明确的战略规划,刘备的战略是隆中对,曹操的战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反观东吴,鲁肃认为应当联刘抗曹,周瑜认为该二分天下,眼下二人均逝世,孙权在这两项方针间摇摆不定,对刘备与曹操亦是左右逢源,与墙头草无二。现在吴方已再无主张联盟之能臣,孙权、吕蒙、陆逊皆是目光短浅,对荆州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