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科举,正是提上日程(2 / 7)
哦~~~
是先帝给的胆子啊······
如此一来,刘胜杀晁错的举动,就等同于把先帝的黑料爆出来,平白损坏自己的法理基础、法统来源。
可若是不杀,又等同于刘胜也和先帝一样,对自家先祖的庙宇被损毁无动于衷。
虽然这只会是朝堂高官知道的事,但对于如今尚且年幼的天子而言,最重要的,还就是这些朝堂公卿的想法。
要是让他们知道刘胜,是一个外强中干,只知道咋咋呼呼,却连损毁自己先祖庙宇的贼子都不敢动的纸老虎,那往后加了冠、亲了政,刘胜,可就要遭老罪了······
实际上,这也恰恰是先帝刘启为数不多的,为刘胜遗留下的两难抉择。
而这件事最好的结果,其实就是晁错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然后刘胜哭两声‘国失栋梁’,再风光大办,人们就只会记得晁错是英烈,而非损坏太庙墙垣的贼子。
——华夏人民的情感,都是很淳朴的。
当有一个人,愿意为国家,尤其是愿意在战场上,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时,这个人身前所犯下的绝大多数过错,就都可能得到华夏民众的原谅。
刘胜原先,打的也正是这个算盘。
接受晁错的自荐,将晁错自御史大夫这三公级别的位置,外方为二千石级别的边关郡守,刘胜就是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但晁错在战场上活了下来,甚至是活着回到了长安······
“呼~”
“仅此一战,晁错也算是见过血了。”
“真要有下一次,保不准还真就让他建得武勋,甚至封侯拜相······”
对于晁错的军事才能,刘胜自是不屑一顾——晁错并非是军事方面的人才,也从来都没有从军的精力。
但军事才能大概率一般,却并不影响晁错,也同样是这个崇尚武风的刚烈时代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