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懂了(1 / 2)
军粮缴完的第三天,老汪就被请了去北墩村。前后排了两户人家,还有一户人家也有意向。
北墩村跟木匠村有所不同。这个村善于纺线,村里有不少家庭作坊,专门生产棉线、丝线、羊毛线。
阿兴也是大开眼界。
他原来就知道附近很多村子的棉花、蚕茧、羊毛被卖到了北墩村,加工成各种做衣服的线。但不知道的是,这里几乎家家都是产线的小作坊。仁华家的儿媳妇就是这个村里的,怪不得家具要做这么壕。
每个小作坊都会收购棉花、蚕茧、羊毛。
“那师傅,他们既然生产这么多线,怎么没有继续加工成布料啊?做成成衣不是更赚钱么?”
“呵呵,你以为是做家具啊,可以统一规格?衣服要穿在身上的,高矮胖瘦,做得不合适,卖不掉可是要亏大钱的。”
那个时候,还没有服装厂,但大概就是这些底蕴以及人们勤劳爱思考的习惯,一有机会就会蓬勃发展,让几十年后的浙北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服装生产基地。比如濮院镇,九十年代初就成为了“毛衫之都”。一个镇,比很多县城还发达。规模效益效益在改革开放以后是运用得很好。
听师傅一说,阿兴也觉得做成衣不现实。但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若干年后,他也推动了木匠村一种新的区域化产业发展。
老汪师徒二人在北墩村的第一个雇主是王逵。一家8口,王逵母亲、婆子、大儿子、二儿子、大女儿、二女儿、小女儿。两个儿子大,三个女儿小。全家做纺线。他们家主要是加工羊毛。
阿兴看得目瞪口呆。他知道家家户户养的湖羊,身上的毛可以做成毛笔,但第一次看到做成做衣服的毛线的。
阿兴很好奇,很想搞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收购原料的,怎么纺线的,怎么把线卖出去的。
问了师傅,结果第一次被师傅不轻不重地训斥了一顿,又道:
“你可以留心观察,默默记在心里。但切记,不能去打听,不小心知道了也不能向别人透露。拉羊毛线是他们的绝活,要传家的。他们家的羊毛线是十里八乡做得最好的。外县的富绅家里也会来订购的。”
老汪想了想,这孩子已经十四岁了,徐徐图之还是太慢了,得多教点。
“通过这件事,你想到了哪些?说来听听。”
阿兴最喜欢这个环节。不仅可以把自己学到的说出来,还可以学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
“我想到了既然他们可以把他们的绝活做到十里八乡都独一无二,我们也可以。人有一技之长就不怕没饭吃,而且这一技只要足够精湛,就可以大有作为。我想他们有别人做不到的地方,如果大量生产,拓宽卖货的路子,他们可能会做得比贾家村的财主还有钱。”
说到这里,阿兴两眼发光。
这小子,现在满心满眼都是钱。看来这次得给点小工钱。这里跟着老师傅学木工,会管一顿饭,但都要差不多学了两年才会给工钱,这半年都不到……不过,意思意思可以增加这孩子的学习兴趣。
老汪也不做评论。对于做生意,他也不懂。否则,也不至于四十多岁了,还是手上没几个钱。
不过老二与老三的房子是他出钱出力造的。造好房子,周氏进门,家里是没有余钱了。周氏进门不到一年,就分家了。那时候正好老三跟丽娘好上了。气得老汪说再也不管两弟弟了,他已经管够了,以后讨婆娘的事只能自己搞定。他就是自己盖房子自己讨婆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