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科技艺术馆(4 / 5)
这就不得不隆重介绍一下,人类历史上最宏伟、最杰出、最浩大的能量工程项目——太平洋浮桥。
一座横跨了亚洲,美洲和大洋洲悬浮于太平洋海面之上的错综复杂的能源桥。
这座桥采用的材质是一种来自火星的矿物质,经提炼之后的废弃料。
这些废弃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又被制造成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
这种新型材料形成的过程像极了石油沥青(一种原油经过蒸馏加工以后得到的残渣。
所以这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又被形象的称之为纳米沥青。
用纳米沥青建造的浮桥具有独特的功能,那就是这种材质一旦充能,便可以在空气中自动悬浮,而且此悬浮力还可以承担超过其自身重量数亿倍的重压。
经过反复的验证,纳米沥青独特的悬浮效果只有施展于海平面之上,才可以达到最佳。
纳米沥青也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一跃成为宇宙空间中已知的唯一一种可以被人类大规模使用的反重力材料。
如此一来,这种看似近乎苛刻的最佳,也便成了太平洋浮桥的雏形。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太平洋浮桥的功能,人类在月球上建立了氦核能源基地。
月球摇身一变变成了人类的小太阳。
除了常规的氦核反应堆,在靠近月球的地心处,人类还建造了无数的深井。
每处深井里都安放着数百枚巨型氦-3核弹。
这些核弹会按照一定的周期被循环引爆。
每一次引爆产生的巨大能量,都会使月球的质量产生一种虚假的上浮现象。
而这一现象也会在一瞬间使得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爆炸前后所产生的引力变化,称之为引力差。
反映到地球上,这种引力差就变成了“次引力波”。
而太平洋浮桥正好可以吸收这种波,吸收了次引力波的太平洋浮桥会达到一种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