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布豁村的老铁匠(1 / 3)
第二天,图雅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出门打猎。余皓和老太太用了半天时间,在自家木屋的后山上围起来两米来高、约莫三百多平米的围栏圈。
圈里还有很多野草,够一大一小两头鹿吃一阵子了。余皓又拉着老太太找到村里的铁匠。
布豁人打猎为生,很早就掌握了铁器铸造技术。只是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箭簇、刀斧这些猎具,以及马蹄铁之类,并没有锄头一类的农具。猎户的村落,一定少不了铁匠,应该说对于生活在大山森林的渔猎民族来说,百姓的工作只有两种,猎户和铁匠。
老太太找到的这铁匠是个五十多岁胡子花白的老大爷,名叫布克图。他老伴先亡,留下一对儿女。女儿早已出嫁,儿子的腿上有些残疾,不能捕鹿,也没有成家,名叫努拜。一老一少守着铁匠铺过日子。村里不能没有铁匠,所以他们也是除了村里除了萨满首领之外,唯一不用上交鹿皮的人。
老太太让余皓拎了几只家里没吃完的野兔、山鸡到了布克图跟前。布克图与老太太热情地寒暄,余皓放下礼物后,在铁匠铺里外转悠起来。
努拜赤裸上身坐在火炉前,残疾的左腿直直地耷拉在身体一侧,面无表情地拉着风箱。在他身后,整齐地码放着几百根一边大小的松木。
被熏得漆黑的泥墙上挂着大锤小锤铁钳等工具,一旁的小木桌上,齐齐地放着数十只刚打造好的箭簇。
余皓拿起一只仔细查看,发现这个箭头与自己见过的都不一样,比他印象中的要重很多。箭簇是少见的四棱箭,奇怪的是这四棱还轻轻的拧出来一个弧度,像是螺蛳壳一样。他轻轻碰了一下箭头,指尖立马钻心地疼。如此锋利的箭头,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磨的。
怪不得布豁人捕到猎物,还要把箭支回收利用。这么精良的箭头,放在关内肯定价格不菲。
“好箭啊!”余皓由衷感叹到。
“那是,这是我爹从波斯工匠那儿学来的。”努拜冷不丁来了一句,汉语说得歪歪扭扭的。
“你会说汉话!”余皓惊的下巴都掉了,原来这个村子不是与世隔绝的,“你去过中原?”
努拜没再说话,挪了挪残疾的左腿,转头把炉膛门拉开,往里面塞了两根木柴。暗红色的火光跳动在他的脸上,表情冷漠。
作为一个干中介的,余皓察言观色的能力极强,他瞬间明白这个汉子学会汉语的经历应该和腿上的残疾有关系。
布克图大爷走了进来,用浓重口音的汉语对余皓说,“汉家子,他们都说你是邪魔,只有我老布克图知道,汉人是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你能治好你布雅阿妈我一点也不奇怪。”
原来老太太名叫布雅。
“你们怎么都会说汉话?”余皓觉得这个老头还挺友好,“村里会说的多吗?”
“我跟你布雅阿妈一样,全家被带走嘛,做奴隶二十多年。”布克图大爷用打趣的口吻说道,牙口已经不全了,“不过我是被突厥人抓去的,在金山,去给突厥人打铁。那里有很多工匠,回鹘人,铁勒人,波斯人,汉家子也不少,都是突厥人的奴隶。汉人嘛最多了,我们交流就是用汉语。不光会汉话,我还会说突厥话,回鹘话,波斯话也会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