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背叛之夜(2)(2 / 2)
真正的转机发生在至正十一年。至正四年、八年,黄河两次决口,汹涌的河水北漫北漫大运河,直接威胁到了元帝国的两大命脉——从江南到大都漕运和山东、河北一带的盐场,工部尚书贾鲁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农民共计十五万人治理黄河水患。因为沿河各路官吏大肆克扣修河银两中饱私囊,黄河民工生存条件极差,因为冻饿伤病而死的民夫竟然十之有一二。面对这种情况,贾鲁不思整顿黄河吏治,改善民夫待遇,缓和官民矛盾,竟然派了两万骑兵沿着开封到徐州一带的黄河沿线日夜巡逻,民夫稍有反抗即被捕杀。至此,十几万民工心中的怒气到达了极点。
终于在一天清早,河南皇陵岗黄河工地的民夫在挖掘河底淤泥时,竟然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要知道,当时河南山东一带有一句民谣广为流传:“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独眼石人被挖上来以后,一传十十传百,所有的人都对这句民谣深信不疑,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就这样彻底爆发了。
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些此起彼伏的起义暴动,元朝廷一直将弥勒宗教众视为心腹大患,一旦抓获就地击杀,毫不手软。盘踞在北方的弥勒宗各分舵由此元气大伤,不得不纷纷转入地下。为了尽可能不暴露,他们还改了教名,按照“白莲花开,弥勒佛降世”的教义,把“弥勒宗”改为“白莲教”。事后人们才知道,皇陵岗的独眼石人是白莲教的人事先埋藏好的,而那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也是有白莲教众在民间广泛传唱。
然而,此时此刻这些隐情并不重要。分散在黄河沿岸各地的民夫就仿佛碰到了火星的干柴一样,起义之火在北方熊熊燃烧。当年五月,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颍上县白鹿庄聚集三千教徒,打出一面大旗——“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用恢复宋室江山的名义发动了起义。虽然起义刚开始,韩山童就被前来围剿的官兵杀害,但是杀出重围的义军很快便将“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口号传遍了河南、江淮、山东一带,几十万百姓加入义军。这些义军焚香祭拜弥勒佛,被叫做“香军”,后来又因为打红旗,头扎红巾,被称作“红巾军”。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纷纷有人打着“红巾军”的旗号发起暴动。徐州芝麻李,濠州郭子兴,蕲州的徐寿辉、彭莹玉;南阳一带的“北琐红巾”,荆襄一带的“南琐红巾”,此时韩山童已经牺牲,刘福通带着战友的妻子儿女继续与元军交战,而散落在各地的红巾军群雄大多遥尊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
就在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的第二年,二十四岁的朱元璋加入了濠州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加入义军的他运气极好,一路高升,两年之内便官至镇抚,元帅郭子兴甚至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不过,他心里明白,一个普通将官的职位绝对无法满足自己的野心。他一边在暗中积蓄力量,一边等待机会的降临。终于在至正十四年,也就是朱元璋加入义军的第三年,他率领着自己仅有的二十四个亲信,收服了定远城东南城口张寨的两万三千人马,不久又收服了滁州横山涧的两万人马。经过了城口归附和横山归附,实力大增的朱元璋开始逐渐谋求摆脱元帅郭子兴的控制,并且竭力消除弥勒信仰在自己军队中的影响。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朱元璋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很快就成了各路义军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而眼前这位年轻人廖权的父亲廖永忠、伯父廖永安,以及另一位大将俞通海,便是在这个时候率领麾下的巢湖水师投奔了朱元璋。
此后朱元璋太平开府,集庆定都,愈发地兵强马壮,隐然有与江南群雄争锋之势;而在他的北面,刘福通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建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在经历一次失败的北伐以后,龙凤政权元气大伤。至正二十三年,盐枭张士诚的军队包围小明王所在的安丰城,刘福通不得已派人向朱元璋求救。被解救出来的小明王从此彻底成为了朱元璋的傀儡,被安置在了滁州。
离奇的事情发生在三年后,至正二十六年冬天,朱元璋准备将小明王韩林儿接回应天府,特意派了廖权的父亲廖永忠一路护送。可到了与应天府城隔江相望的桃叶山的时候,小明王的坐船竟然沉入江底,小明王也因此殒命。
坐船为什么会沉没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元璋要想登基称帝,势必要想尽办法除去这个最大的阻碍,因此,小明王遭遇的意外很可能是朱元璋命廖永忠事先安排好的。在小明王驾崩的第二年,再无顾忌的朱元璋一统江南,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掌常遇春为副将军,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中原,并改年号为吴,从此彻底撇清了自己与弥勒宗白莲教红巾军的关系;又过了一年,朱元璋终于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三年,在兄长廖永安和大将俞通海都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廖永忠被封德庆侯,也是巢湖水军归附诸将中唯一一个被封侯的。廖永忠征讨两广班师回朝时,朱元璋命世子朱标率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平定蜀地后,朱元璋亲自写成《平蜀文》来表彰他的功劳,可以说是位极恩荣。
而廖永忠的死,则更加扑朔迷离。
六年前,廖永忠督率水师出海追剿倭寇,两个月后战事结束便回到了京师。在廖权的记忆里,回到家的父亲着实让他吓了一大跳:整个人看上去似乎整整瘦了几十斤,全身上下只剩下一层青黄色的薄皮罩在骨头上,要不是一双眼睛还泛着光,廖权差点以为站在自己跟前的是一具干尸。这次回家,父亲只是应了自己一句,便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到了卧房。
从此以后,他便再也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但是,每到夜阑人静的时候,凄厉的叫声便会响彻整座宅邸。声音是从父亲的卧房传出来的,从声音中的那股撕心裂肺来看,似乎有人在不停地折磨他、拷打他。
廖权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母亲却死死地把自己和父亲隔绝开来;问她原因,她闭口不答;问周围的家僮婢仆,他们也会回避这个问题。如此持续了两年多,直到有一天早上,他看到一架盖着白布的推车匆匆从院子里走过,白布上的血迹让他起了疑心。掀开白布一看,才发现车里竟然有一具女仆的尸体,前胸的贯穿伤明显是用剑刺的。在自己的一再逼问下,运尸体的杂役终于吐露了实情。原来,父亲疯了,两年前从浙江平倭前线回到家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疯了,这两年来每天深夜听到的嘶吼声,便是父亲疯病发作时发出来的。为了不让父亲伤害自己,母亲派人将他关到卧房,每日让仆人给他送饭更衣。可今天早上,父亲不知从哪里搞到了自己曾经的佩剑,竟然一剑刺死了送饭的女仆。
又过了几天,凌晨天还没亮,廖权被外面的一阵响动吵醒了。等他穿好衣服走到院门的时候,这才发现家门口占了几十名盔甲鲜亮的羽林卫。形容枯槁、面色憔悴的父亲带着手铐脚镣,被几个羽林卫押上了一架马车。此时父亲异常平静,而廖权正要上前一步拉住父亲,却被为首的几个羽林卫用盾牌打翻在地。等廖权从地上爬起来,用舌头舔嘴角血的时候,羽林卫的车马已经带着父亲扬长而去,很快便没了踪迹
一个月后,云奇公公站在德庆侯府门前,捧着诏书宣告了父亲的死:“德庆侯廖永忠僭用龙凤图制,以图谋逆,朕已经赐他死了。他的家人,妥善安排。”
当晚,廖权的母亲在卧房中自缢而亡。第二天,廖权被送往信国公府,信国公汤和不仅收留了廖权,还将大女儿许配给了他。
这是一段已经很少被提及的往事,也是廖权最想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