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年货(2 / 2)
他刚收拾完,周母就拎着一块猪肉回来了,进门看到周秉昆还有些惊讶:“今天你怎么……哦,我忘了,你是去单位拿那个什么令了,拿来了吗?”
“调令。拿回来了。”周秉昆从兜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递给周母。
“哟,可别弄脏了。”
周母连忙把猪肉放下,擦了擦手才接过调令……嗯,她不认识字,可私凭文书官凭印,她看着那个红彤彤的大印就已经喜上眉梢了。
只看了一眼,她就急忙将调令还给周秉昆:“好好收着,可别弄坏了。”
“弄不坏。”
周秉昆不在意地收起调令,然后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猪肉:“去买猪肉了?”
“今年春节供应的货挺齐全的,我听你乔婶说来猪肉了,就把副食本上的猪肉全买了。”周母有些炫耀地说道。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仪式般的庄重感觉——若谁家少有客人登门,便是尴尬之事;而客人不断,则证明声誉可敬,起码可靠。为此,好吃的主要是为待客储备,自家享用反在其次。当然,周母的期待是全家团圆,客人倒是其次。
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春节供应的年货多了些,吉春市的市民可以买到中国用大米从朝鲜换来的明太鱼了,凭票每人二斤,两条三斤左右,供应充足,斤两限制不太严格。
人口多的人家便分几次买,一次只买一张票的,那么数口之家便可多买几斤……这就是小市民的生存智慧。
虽然商店都知道这一奥秘,却不戳破,也不嫌麻烦……主要是供应充足嘛,为什么不让老百姓过春节多吃上几条鱼呢?
商店卖鱼的也都是普通百姓啊。在有些方面,只要没谁干涉,老百姓是愿意向着老百姓的。就连多年难得见到的瓜子、花生、芝麻酱、香油、虾酱,都可以凭本限量买到了。
说来也是奇怪,明明东北是出产大瓜子大花生的省份,居然常年见不到瓜子、花生,曾让吉春市的老百姓十分困惑和郁闷,后来还是郊区的农民为城里人解开了疙瘩——农村严格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任何一个生产队若在农耕地上种向日葵或花生,要承担破坏农业生产的罪名。现在见到的瓜子、花生等稀罕东西,是从别的省调配到东北的。
老百姓不需要知道什么理由,他们只需要看得到的实惠。
尤其让市民们喜悦的是,今年每户还可凭购货本买到二两不知产地的红茶、一块上海生产的檀香皂。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这两样都是非正常需要,属于奢侈品。特别是茶叶,一辈子不喝又怎么啦?但有些生活条件好的人家渴望拥有,而且多多益善。
而准备为儿女办婚事的人家也分外青睐茶叶和檀香皂——若能在婚宴上为客人沏杯红茶,让新娘子在婚后一年里一直使用檀香皂,那该多美!
不过,这也是生活条件好的人家的喜好,寻常百姓人家的婚事,茶叶和檀香皂可有可无,所以很多的茶叶和檀香皂就出现在黑市上,而且还都是抢手货,可翻价几倍卖出。往往是某人刚卖出手,操着钱不往兜里揣,转身就去买虾酱了——芝麻酱和香油也如同奢侈品,普通老百姓理性地拒绝消费,但虾酱却大受普通老百姓欢迎,贴饼子、窝头抹上几筷子虾酱,吃起来像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