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我喜欢讲故事(2 / 3)
“行了行了,就此打住吧!李维有什么意见?你来辩讲。”
“孙锦说的基本都是些大道理,我这个人不喜欢讲大道理,就给你们讲个小案子吧,你们当故事听。”
孙锦适才所讲的,一听就是作文常见的摘录式,这一句,那一句,拼凑而成。咋一听,有点道理,但实则狗屁不通。再说了,一帮小学生,给你们讲大道理,听不懂也不爱听啊。
一听李维说要讲故事,原本个个思想已经默默神游各方的同学来了点兴趣。
“我要说的是大明嘉靖年间,在成都府下辖的彭县县衙发生的一桩弊案。这个案子规模很小,案情也很简单,讲起来实在是乏善可陈。”
“既然没啥可讲的,那就别讲了。”孙锦撇撇嘴。
张夫子瞪了孙锦一眼,以示警示。此种节目,历时大半天只有讲官可以口讲指划,其他全部人员都要凝神静听,即使老师亦不能例外。
李维笑道:“正因为它太过平常,在我大明一千多个州县里屡有发生,故而颇具普遍意义,值得一听。”
孙学霸翻了个白眼没再吭声,钱贵安闭眼睡觉。万家出事后,他似乎收敛了一些,对李维的态度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至少面上相安无事,没有再挑衅。其他人则安静听讲。
“这事发生在嘉靖二十五年,当时彭县县衙里,有个叫陶成的,是吏房的一位书手。一个叫陈佐的人,在户房担任算手。在衙门里,户房和吏房并称两大要害机关。
吏房管公文,户房管钱粮税赋。这两人都有极大的权利和便利搞出小动作。因为他们只消在公文和账簿上做一做手脚,哪怕改写一笔,一户农民的命运就改写了。”
“大胆!你说什么狗屁话!”正在假装闭目养神的钱贵安突然猛地站了起来,指着李维大声呵斥。
“钱公子稍安勿躁,我讲的这个故事,不是什么狗屁话,而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人曾形容说,‘朝穿青衣而入,暮各持金而回。’可见胥吏油水多丰富。你爹是通判,你应该比别人知道这些内情吧。”
“钱贵安,别吵,再吵就请你出去了。”张夫子很不快,他组织的这个仪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你是通判之子,也不能扰乱破坏。钱贵安恼怒地闭了嘴。
“我继续往下讲了。那么这两个胥吏是怎么讨钱的呢?
“嘉靖二十五年八月,彭县要佥派老百姓来三班服役,指派了吏房和户房执行。户房确定应役人选,吏房负责登记造册。陶、陈二人一听,哈哈,钱来也。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合适人选。
也巧了,在佥派名单中,有个叫刘选的,被安排的役职是个快手。大家知道快手的日常工作要送公文,管治安,缉拿犯人,经常奔走外乡,甚是奔波。所以刘选就不想做快手,但不服徭役那是大罪过,于是他找陶、陈二人出主意,花钱‘买闲’。
何谓买闲?就是刘选每月出点钱,找个闲人来替他应差。反正审核的人是陶、陈,他们只要给刘选勾个应役,然后补一个闲人名额,人数能对应就行,因为没人会仔细检查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