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大宋宰执(一)(2 / 3)
蔡攸道:给他一个提学吧。
蔡京便从桌上拿起一张玉版纸,写上潘文杰的姓名及提举学事等字,只剩分配到哪一路没有填写,复问蔡攸:要去哪一路当学政?
蔡攸说:此人家里很穷,须得去收入优厚的地方才可。
蔡京于是书写‘河北西路’四字,交给书吏拿出去。
河北西路治所在真定府,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到那里任职自然是肥差。
之后,宣和殿大学士又给其他几个送礼丰厚的官员在父亲这里升了职务,才告辞离开。
第二个客人是蔡京的亲家公郑可,也是找蔡京要求堂除的。
所谓堂除,就是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官员,比吏部循正规程序任命官员更快捷高效。
自蔡京为相后,堂除这一做官捷径人人趋之若鹜。
蔡京为相多年,呼朋引类、党同伐异,视官职为粪土,拿天子的爵位随便送人,以此换取别人的依附,朝廷的纲纪法度形同虚设。
十多年时间,蔡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朝内的侍从、执政等高官,朝外的帅臣监司等封疆大吏,多出其门。
他的儿子蔡攸、蔡儵、蔡翛及蔡攸之子蔡行,皆官至大学士,地位与执政相埒。
郑可的几个关系户处理完后,蔡京让书吏挡住了下一个要拜见的客人,他不耐烦地对另一个书吏吩咐道,“令持金之辈入来。”
所谓的持金之辈,便是花钱买官的队伍,这是能带来营收的业务,不同于儿子和亲家公那种关系户,蔡书法家写了那么多字,一文钱没落到他手。
老家伙不满意了。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大宋相国就在源源不断地批发零售官职,这种创收速度和额度,老东西是喜欢的,干的不亦乐乎。
按照惯例,宋朝自赵匡胤建国以来,凡属军国大事,由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枢密院共同议定,再报请天子定夺,不可能一人独揽大权。
任命官吏更为慎重,要宰相先提出初步人选报请天子,才由中书省草拟命令,门下省审议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