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章 算计开闽三王,没有必要,更不应该(1 / 2)
韩偓相问,神情也不禁有些凝重。而延福宫圆池上的凉亭忽的有一抹春风掠过,也映得李天衢言笑晏晏:
“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虽说如今乱世,人心不古。可朕既已建元立国,所求者拨乱反正,以立信威。凡与邻邦相处,除各自利害之外,也须讲究道义二字。朕与吴王,只因共讨梁贼而达成共识,但除此之外,彼此各据一方。而朕占据宣武军之后,兼并忠武、河阳二镇,北击昭义军李罕之,征讨山南东道,伐鄂岳、降荆南兵锋所向者,皆是原本梁贼与其附属领地。
而镇南军钟传求的是独善其身,吴王无端侵攻,的确有些师出无名了。而闽王既向朕称臣,而且素来谨守疆土,从不妄动兵戈。是以闽国当真有祸乱时,我朝施以援手,也是法理所在”
李天衢正说着,眼中似乎似乎也带着一股意味深长的笑意,继而又道:
“就算不说道义道理,只从我朝利益得失着想。吴王与闽王两方势力比较的的话,吴国强,而与我朝邻近;闽国弱,同我朝南北相隔。说吴王有雄心壮志也好,野心勃勃也罢,他不满足于治下疆域,如今挥军攻打镇南军,之后也必有所图。
而闽王从不对外发动战事,经营治下安乐繁荣、文教昌盛谁对我朝更有威胁,这不也是一目了然的?所以闽国主动前来向我朝称臣,朕也不胜欢喜,以后不止是通商修好,彼此若有边患,也正可南北呼应。韩公,如此你与闽王也该安心了吧?”
闽国向李天衢称臣,不止是维持稳定,彼此修好互不冒犯,到时一南一北,也能对吴国形成军事威慑这些话也不必说透,韩偓闻言便已如吃了颗定心丸,遂又高呼陛下圣明,闽国愿奉上朝为主,世世代代,永不违誓云云双方达成共识的过程十分顺利,也根本没有什么再讨价还价的必要。
而李天衢随后又对韩偓言及若不是急着回去向闽王复命,也不妨在汴京多留几日。他应该也与罗隐、韦庄等人的性情相符,自可多加亲近。韩偓答应的倒也痛快,又称恩言谢一番,便在内侍小黄门的带引下拜别而去。
而李天衢目送韩偓离去的背影,心想这次交涉得融洽,比起先前与朱温、李克用、杨行密等雄主打交道时尔虞我诈,这次还真是没有任何坏心眼意图算计那闽国国主王审知。
事实上,按李天衢想来,王审知的大哥王潮逝世未久,而传位于他,再加上王审邽而并称的“开闽三王”,由他们这一代统掌福建地界的时间,也是越久越好。
说起来王审知与王潮、王审邽兄弟三个,从河南一直辗转至福建地界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他们被响应黄巢的屠夫王绪招募投军,却又被当时还为唐廷效力的秦宗权打得只能往东南方向流窜。
也是摊上了个奇葩做领头的,生性狭隘好妒的王绪还有滥杀将士的恶行,尤其麾下谁的能力比他强,要杀;谁长得比他帅,要杀,甚至谁个子比他高,还要杀然而不止是王审知生得威武俊朗,人被赞曰“白马三郎”,连同他兄长兄弟不但文武兼备,也都生得一表人才
兼之王绪那等货色,为节省军粮,不许麾下携带老弱亲戚,而逼迫王审知三兄弟抛弃他们的母亲。这再也没法忍了,索性以下克上取而代之。
然而就这么一支逃亡流窜的造反残部,在逐步占据福建全境之后,不但建立一方安定繁荣的割据政权,更会对当地会产生恩泽后世的影响。
毕竟福建东面临海,其余三面环山。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人人都懂,受限于科技生产力的落后,福建相较于其它地区经济、生产力低下,也堪称文化方面相对落后的蛮荒之地。可是后来福建却一跃成为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成了后世常年中举霸榜的科考大省如今的闽国国主王审知,连同他兄弟三人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居功至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