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3 / 3)
弘光元年九月初九,弘光皇帝朱由松溺水驾崩。
同日,潞王朱常淓在阮大铖和朱国弼等人的拥立下,于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
一时间,举世哗然。
新君继位,自然也是免不了一阵的封赏,既是显示自己的仁义恩德,又是安抚人心,以使得皇帝大权平稳交接。
于是以阮大铖和朱国弼为首的一众文臣武将,皆是得到了封赏。
阮大铖封“义国公”,加太子太保,继续担任内阁首辅。并赏金十万。
按照大明祖制,文臣无大功者,不得封侯。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祖制在,所以在煌煌大明三百年的历史中,以文臣而封侯者,除了开国之时,太祖高皇帝大加封赏外,便再难有人有此殊荣,被封侯之文臣,绝不超过一手之数。
封一个侯,都是这般的困难,这朱常淓倒是好,一上来就给阮大铖封了一个“公”,比侯还要高一个级别,这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非得呼死他不可。
不过更加难以置信的还在后面。
朱国弼被封“夏邑王”,世袭罔替。
按照“王爵”的规制,一字为亲,二字为郡,所以朱国弼这“昌邑王”对应的便是郡王的级别,比国公高,比亲王也只是低了一级而已。
这爵位给的,不可谓不高。
对这位掌管着南京京城五军都督府的实权派人物,朱常淓为了笼络他,直接就是封他为郡王,并且还可以传之子孙,世袭罔替。
这可就真真是不一般,要知道自古以来,那被封王者,那几乎都是宗室皇族,异姓封王者,除了开国之时有一点,其他时候那可是极其罕见。
而且异姓封王,自古以来,那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所以对于一些比较聪明的人来说,他们那是宁愿选择当国公,也不愿意当异姓王。
没办法,当了王,牌面太金贵,成天被皇帝惦记,风险太大了。
朱常淓不论是对阮大铖,还是对朱国弼,这番封赏可以说是超出了规格,若是换在往常,就比如崇祯帝或之前的时期,那是绝对在朝堂上通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