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兄弟密议(1 / 3)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月辛亥日,也就是六月初八的下午,率领三万大军已经抵达避暑山庄十二天的乾隆,终于接到了库伦办事大臣松筠和蕴端多尔济联名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告急。
话说人越老就会变得越发固执,更何况像乾隆这样一位乾纲独断近六十年的皇帝。他早就习惯了事必躬亲,而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自信。对于几位汉人大学士的劝谏,希望其坐镇圆明园,不要御驾亲征,乾隆则直斥这些人“昏聩迂腐”。
这是御驾亲征吗?才不是呢!人家只是按常例秋狝木兰而已,就是兵带的有点多罢了。
乾隆虽然一直效法康熙,但他从来不会搞御驾亲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是他最擅长的。天子御驾亲征,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的士兵以鼓舞士气,告诉他们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胜利就在眼前;另一方面也为了告诉敌方的士兵,让他们赶紧弃械投降,商量求和条件吧。
然而对于被乾隆视之为生死大敌的北海镇来说,很明显,这两条都不符合。
事实上从一个月前开始,乾隆和阿桂、和珅、王杰等人根据手头掌握的情报,便已经确信北海军要南下外蒙。这之后福康安又接连发来两封奏折,详细说明了他对赵新的认识。由此,满清君臣这才洞悉了赵新这两年南北动武的意图。
经过深思熟虑,乾隆最终决定还是北上热河。此举一是为了给喀尔喀贵族王公们打气,表示大清不会放弃他们;其二就是一旦战局对己方有利,他就会派兵北上支援;其三么,万一形势不妙,还可以把哲布尊丹巴带回北京去。
满清目前除了让山西和直隶的绿营开始往张家口陆续移动,甘肃、青海等地的军队也正在向山丹集结,以便从阿拉善厄鲁特旗进入外蒙。
眼下满清君臣都知道,想跟北海军打阵战根本没戏,于是经过数次沙盘推演,乾隆决定将杭爱山作为主战场,用蒙古骑兵的快速机动和复杂地形抵消北海军的武器优势。
此时在避暑山庄丽正门外偏东南方向的一座几层进深的大院落里,被称为“天子之下第一人”的和珅正站在书案前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他写的是一首七言绝句,但却没写题目:“镇日浓云郁不开,塞云挟雨去仍还。空阶淅沥凉孤枕,惟有蛩声入梦来。”
一旁服侍笔墨的妾室苏卿怜等和珅放下毛笔,连忙将温热的毛巾递到对方手中,微微皱眉道:“老爷,您这”
“怎么了?”已经四十一岁的和珅放下毛巾,抬手摸了摸苏卿怜那凝若琼脂的脸颊,微微一笑。
有道是“诗为心声”,虽然和珅一天到晚都是面带微笑,连家人都觉得其城府难测,可投射在诗词上的心思却是很难掩饰的。苏卿怜是歌伎出身,自幼能歌善诗词,色艺兼胜,她一眼就看出和珅有心事。
能让自家老爷郁闷的“塞外浓云”是什么?苏卿怜觉得眼下也只有那个令朝野市井噤若寒蝉的北海镇了。于是她面露忧色道:“老爷这诗写的是真好,只是这字里行间的意味”
和中堂的文学水平其实挺高的,曾先后担任四库全书馆、方略馆、国史馆、清字经馆的正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三次担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这绝不是一個只会贪污拍马屁的小丑式人物能担当的,即便是再得乾隆宠信也不行。连文学大家袁枚都曾赞他:“少小闻诗礼,通侯即冠军;弯弓朱落雁,健笔李摩云。”
在另一时空已经成为景点的恭王府内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人唾斥“贪官和珅”,然而这些人里却几乎没人看过和珅的诗集;很多人被风行一时的戏说剧所误导,把这位叱咤乾隆晚期朝野的历史人物当成了小丑。但是如果仔细读过其遗作并了解其心志后便会明白,和珅的复杂绝非可以一言丑化而否定的。
听到苏卿怜欲言又止,和珅明白她想说什么。对于北海镇,和珅只有四个字可形容,势大难治。也正是因为心底有此想法,写诗的时候情绪便不免流露。
此时下人来报,说二爷来了。和珅先是让下人请和琳来书房说话,然后凑到苏卿怜耳边嘀咕了几句,弄得对方一脸通红,然后白了和珅一眼退下了。
和琳进来的时候,穿着锦鸡补子,一身官服翎顶辉煌。他今年三十七岁,比和珅小了四岁。兄弟二人个头、身材都差不多,脸庞眉眼也相似。只是因为这两年一直在外奔波,面相看上去比和珅还老些。
从去年开始,和琳从湖广道御史调任兵部右侍郎,负责给坐镇吉林的福康安大军筹划粮草。官是升的挺快,可这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