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拼搏(1 / 3)
哥儿三个走到吃饭地方的时候,饭菜已经不剩啥了,反正还有一口吃的,倒是饿不着肚子。
“你们几个小伙子慢点吃。”食堂的刘二婶看见他们三个狼吞虎咽的样子,赶忙说道:“赶紧喝点汤儿,别噎着了。”
哥儿三个吃的是杂面馒头,汤就是大头菜汤。
普普通通的饭食,现在看看甚至极为寒酸,可是,这就是知青们当时的主食,每天如此。
别看现在吃的不咋滴,等到冬天,猪肥了之后的,猪肉炖粉条,酸菜五花肉,溜肉段……想想就流哈喇子。
就着大头菜汤,哥儿三个一人吃了两个大馒头,直到吃到打嗝,剩下的菜也被吃的溜干净。
“嗝!”刘亚长长的打了个饱嗝:“饿死我了,终于吃饱了!光行,你小子坑我啊!”
“别瞎说,我可没坑你。要不是因为下雨,康拜因开不起来,还用的上镰刀收割?”
康拜因是一种美国产的联合收割机,这并不是品牌的名字,而是来自binev的音译。
在当时年代,有些人把康拜因与集体农庄、机械化和电气化以及富足美满的幸福生活视为一体。
“你还好意思说,来,你告诉告诉我,为啥给你分的两亩地,快中午了也没收多少?”刘亚一下子蹦了起来,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去借书了啊!”向光行理直气壮:“我要不是早早的去借书,你拿什么复习?”
“你……行行行,我说不过你。”刘亚一伸手,冲着向光行道:“复习资料呢?赶紧给我,我这工分可不能白给你。”
工分是当时社会情况下的产物,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采用。
这种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记、底分活评、定额记工、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等。
由于操作上流于形式,致使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普遍存在,按劳分配原则无法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里评工记分的方法逐渐废止。
“没做完呢。”向光行却不搭理他,耸了耸肩,摊着双手:“还有好多没有抄录呢,得一点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