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拆了长城修水渠(1 / 2)
赵兴在美稷城内停留数日,与前来拜见的云中郡太守王门、五原郡太守关纯、朔方郡太守耿武等地方官员一一相见之后,便向东而行,数度穿越长城内外,目标直指大青山。
之所以说赵兴的队伍会数度穿越秦长城,只因晋国北部的这段长城乃是从雁门蜿蜒向着西南部的上郡而来,从地图上看许多地方并非自东向西的走势,而是从北到南的摆位。赵兴的队伍因此要在定襄郡内由西向东横穿一次长城,然后到了代郡高柳一带又要自南向北穿越一次长城。
在前往大青山的一路上,赵兴总能看到不远处的长城横亘在道路一侧,那历尽沧桑的轮廓似乎在向赵兴述说着许多峥嵘岁月中的沉重记忆。
作为穿越者,赵兴当然知道长城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民族象征,但此时显然还没有上升到那种高度,也无需上升的这种高度。
“中华”一词,是公元3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则是梁启超在192年《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中才提出,是对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
中华民族这个充满了上下五千年历史沧桑感的称呼,实际上,从提出再到后来被国人认可,只有区区一百余年的时间。既然在汉代时尚无中华民族的概念,那么长城便只是一道保守的防御工事,并没有承载起更多人为赋予的精神内涵。
汉人的民族主义形成或者说是觉醒,是在后世南北宋时期被北方各族屡屡侵略欺凌之后才真正开始。在秦汉时代,并没有纯粹的民族主义,许多异族只要表示服从王化,愿意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文化,他们便可以被帝国吸纳进来,成为正式的国民。
金日(mi磾(di,字翁叔,是汉武帝十分喜爱的一位大臣。他却是地道的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汉武帝病重时,托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刘弗陵,并遗诏封其为秺(du侯。
姑且不论金日磾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方面建立的不朽功绩,单就他能够获得汉武大帝的重托与信任而言,若是刘彻和朝中大臣们大汉民族主义思想泛滥的话,又怎么会让一位异族之人成为大汉帝国的顾命大臣呢?
想到了金日磾,赵兴转头问一直陪伴护卫在自己身旁的赵钢说道:“前两年,你曾亲自抓到过朝廷派驻于河东郡的统兵大将金旋,据说此人的先祖便是汉武重臣金日磾?”
赵钢仔细回忆片刻,然后点头说道:“此人单从外貌言语和服饰上看,已经难以区分汉匈,却与洛阳城内那些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们并无二致。不过司徒黄琬倒是亲口说过,此人确实是金日磾的后人,否则也不会官至中郎将,在洛阳城内混得人模狗样。”
一路说笑,赵兴终于来到了大青山脚下。以前这里是匈奴人和鲜卑人祭天的地方,被其称为弹汗山,如今却成为一处风景名胜,供长城内外各族百姓在夏日里避暑游玩。赵兴之所以在巡游的线路上将大青山也包含进来,是为了看一看此处如今是否还存在民族矛盾。
按照赵兴定下的规矩,以大青山为界,山的东面直至大兴安岭的区域便是尧兴族的畜牧区,而山的西面直至受降城则为炎晟族的畜牧区。至于两族牧民偶尔越界去了对方的区域放牧,也不是什么大事情,自有专门负责管理草原畜牧的官吏前来进行调停,总之一句话,吵架可以,但决不允许相互之间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