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同学(1 / 3)
刘沐阳打起来“官腔”,杜涵宇听了笑道。
“沐阳呀!你在原来的单位待久了,说话都要些政治味道,不过道理是对的,咱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时间还短,比不了西方国家,虽然近四十年发展很快,但还是有巨大差距,这差距来自于底蕴,人才就是最重要的底蕴之一。
其实我们国家并不缺天才,我们华夏人的智商本就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很多,这些学生从小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我们国家为了培养这些优秀人才不惜代价将他们送到国外,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他们中很多人也不负众望,学了一身本领。
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留在了国外,毕竟国外的环境比我们好嘛,实验水平都好很多,另外收入也很高,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每年就有近百万的收入,这种待遇我们国家是给不了的。
他们的选择也没有错,人嘛,毕竟是以自身发展为优先,这是人性,我们不能责怪这些人,只是做为华夏民族,国家的概念是刻在我们血液中的,先有国,后有家,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强才有民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那么人民也不能挺起腰杆。
你现在看西方国家的那些亚裔,平时看起来生活很好,但实际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方方面面被人看不起,这为什么?不就是我们国家还不够强大吗?
不够强大怎么办?那就让他变强,是不是这样?
沐阳,你是一个天才,现在马上就要被世人所知了,到时候你会怎样?是被国外的大学以更高的待遇挖走?还是留在国内?这都由你自己决定,我们管不了,但是我相信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是真心话,为了我们的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国家也不会亏待你的。”
杜涵宇并不是唱高调,而是真情实感,他本人年轻时就被国家送到国外留学,毕业后本可以成为著名大学的教授,但他义无反顾回到了国内,那时国家才刚刚发展起步,科学家的待遇也不高,并且条件很差,一些实验都没有设备,但他还是教出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中,如今都有不少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杜涵宇如此,孙守信更是这样,做为世界著名的高能物理专家,参与过国家很多重大项目的建造,对国家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他们是所有科学工作者的榜样。
刘沐阳听了杜涵宇的话马上郑重起来,同时放下筷子。
“杜老,你的意思我懂,而我的意思刚才也说了,国家这两字对我来说非常沉重,任何时候也不能放下,我们夫妻二人,还有我们的父母和所有亲人都是华夏民族,这一点永远不会变,至于你说得留学、实不相瞒,在高能物理领域,国外没有什么理论和技术值得我去学习,所以出国深造对我来说就是个伪命题,因为我不需要,这是其一。
其二,你说收入问题,这一点您也不用担心,我的强项是计算机,编程了,做软件了等等,这才是我的最大的优势,以我的水平,到任何一家计算机公司都能年薪百万,甚至更多,足够我过上好日子了,自然也不需要到国外去,再说了,国外那么乱,我喜欢安静的生活,不想被乱七八糟的事情牵扯,所以了,我是不会到国外的,还是国内好。”
为什么去国外?刘沐阳才不会这么傻呢。
刘沐阳当场表了决心,杜涵宇和周柏非常高兴,举起酒杯又敬了他一杯酒。
这一顿饭吃的很舒心,大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没有官场上的种种客套和空话,讨论的都是当今科学界的种种趣闻,外人听了会觉得无聊,但这帮人却津津有味。
第二天一大早,刘沐阳就给几个人打电话,约他们中午出来吃顿饭,他们都是在上京市工作的同学,两名是同宿舍的兄弟,还有一位则是高他一届的学长。
刘沐阳是想约吃晚饭,可是他们晚上要加班,最晚估计得到十二点,没办法,他们都是程序员,在上京市的职场,对程序员有一句经典的概括:不加班的程序员不叫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