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三章 贾诩贾文和,这老头子阴着呢——(2 / 6)
左慈心头还有一个深重的问题。
“这位道友,贫道闻道两次,颇有感悟,然而…还是有一言,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左慈不再隐瞒,以一个道友的身份站起身来,主动与关麟对话。
“这位道友但问无妨!”关麟伸手朝左慈示意。
左慈眯着眼,言语缓慢:“两日前听道友讲述‘致良知’,然而良知人人都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可要真的做到良知却是万难,诸如那曹操在荆州被称之为大奸大恶,可他年轻时任洛阳北部尉铸五色大棒棒打权贵,在顿丘县颁十罪疏,还百姓青天,任议郎时,他议郎谏言,任济南相时,他捣毁邪祠,他曾经也有过这所谓的良知…却最终,这份良知被外界的总总改变、吞噬…这才有了如今,世间传言中的‘挟天子之徒’、‘大奸大恶之辈’…”
说到这儿,左慈顿了一下,“那么,世间定也有如曹操者,大家本有良知,可为了在这乱世中苟存下去,不得以必须抛去良知…否则,无法立足,又如何去论安身立命!诸如,在中原…有一七十五岁老翁向郡府检举其县县令,可昨日方才检举,今日之内…郡府便将此检举转达县令,又过一日…此老翁被县令所捕,身陷囹圄?累加罪责!自古官官相护,本无可厚非,可这与良知定是背道而驰,我等纵是有良知?又如何做呢?我等的良知…能换取这七十五岁老翁的清白么?”
左慈是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讲述,这世道,各扫门前雪容易,想要在良知的劝导下“多管闲事”…呵呵,何其艰难?
当初,亲眼见到这一桩事时,左慈困惑了,一时不知…他与他的道教应该如何去做?
此刻,他更想通过这个事例去询问面前的“司徒钟”,想要得他指点迷津,解答心中的疑惑。
这…
在听到这个事件后,关麟顿了一下。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当即眼眸眯起,一本正经的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良知出于心,心即是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礼,就是存有私心…”
这么一番故弄玄虚的话后,关麟目光灼灼的对上左慈,语气也变得更添严肃。
“诚如你所言,这世界本不美好,许多黑恶的一面无时无刻的都在腐蚀着天地间芸芸众生的良知?可…这些良知只是被腐蚀,不是消逝了!我们道教存在的意义,难道不应该是洗涤世人心灵,重新唤起他们的良知么?还七十五岁老翁的清白,这很难…对于某一个人很难,乃至于对于某一个道教而言很难,但…若是对于天下芸芸众生呢?若是每一个人的良知都被唤醒,都不再‘各扫门前雪’,而是一道义正言辞的站出,那他们的声音还会被淹没么?”
“当然,这很难!需要有人去挑头,需要有人去引导,可不难?何须道家去做?正所谓‘知行合一’,道家欲要胜过佛家的虚妄与构想,超越儒家的传承与礼教,成为真正的王朝正统,这份重量…必须承受的住!这份舆论,必须由他们引领!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当关麟把话说到这里时…
对于左慈而言,可谓是四个字——振聋发聩!
对“致良知”,对“知行合一”,对“安身立命”,对道家的发展与繁荣…
俨然,他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知。
他没有再说话,再发出提问。
而是庄重的双手合十向关麟行上一记最庄严的“道”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