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循序渐进(1 / 3)
马车行至唐府,期间二人也停了话头。
秦毅要思考有关唐家,秦家,还有知府赵奎的事情。
在今年,汉王造反在即,赵王也不是省油的灯。只是秦毅有着对历史走向的答案,所以知道宣宗这个多边形战士会赢。但是自己和秦家,又不算在宣宗周围的势力,属于是池塘外的蓬草。在没落在池塘中时,他们的死活只能靠自己。
现下,陕地的饥荒问题眼瞅着要逼上了眉眼,不光秦毅着急,但凡此事真的在这节骨眼上发生,怕是陕地的官场上都要震三震。
权利中心固然是旋涡与洪流,但旋涡与洪流之下,至少还有皇权这块坚实的磐石做底。而向秦家这种边官,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秦毅知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未来的路途,必将是要向那权利的中心,旋涡的中心去靠拢。
饥荒如何解决?要有粮食。粮食从哪来?这便是他和秦家的问题。
在宣宗二年,陕地的巡抚便会被废职。那么是不是可以略带主观臆断的认为,赵奎的下台与汉王有关?秦云属于赵奎的嫡系,一路加以培养。
如果自己此世没有重生,那么可想而知,秦云与秦家定然是会跟着赵奎走,再第二年中,又会被此事牵连。至于结局会如何,秦毅并不知道。但想想也知道,参与这种事情,一般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但是,现在的自己,秦云听了自己的话,没有站队。自己又有了一个妻子,不论关系身份如何,确实也是多了一份责任。
自己和唐襄然以及唐家的关系必须尽快理清楚,唐家背后应该还藏着什么人物,而唐泉的站队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向。虽然秦毅私下臆断唐泉应该属于赵王阵营,但这唐泉藏的太好了,以至于无论是与秦家关系不错的商邦,还是赵奎这个一地的牧首都对这个唐泉不甚知之,拿捏不准。
虽然秦毅大差不差的有猜到过这个岳父并不简单,但是,这是否简单的根据,还需自己一一的去应证。
秦云所缠络的商邦,也算是个不小的问题。这股力量,用的好了,可与诸多世事大有助益。但是倘若用的不好,那便难免官商相离,各损其利。
陕地现今的商邦规模并不能称得上是体量庞大,再一个,陕地的商业脉络,和江淮两地的商业体系而对比。
江南一地,商者多维系宗族。士大夫家族们拥有良田万顷,纺织造丝的小庄园们也是日夜操丝。商业脉络所系之根本,在于官商有界,但又寻根为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