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半江瑟瑟半江红(四)(1 / 1)
此时士兵们绑来了之前被射落马下的两位将军。
“二位将军哪里人士啊?”潘凤问他们两个。见他们一个左大腿被箭射穿,一个肩膀被射伤,虽不是致命伤。但伤势也很重,赶快找人包扎,还用了潘凤找大夫研制的带来的硫磺粉消了毒。潘凤用了小竹筒,轻轻地在倒在伤口上,他们被绑着,开始很害怕,以为潘凤是要在他们原本受伤的伤口上做文章,后来也感受到了是在帮助他们止血。一个士兵说到:“这是我们的潘太守,他用了最好的神药给你们医治。”
“莫非你就是潘凤?”其中一人看着潘凤说到,满脸灰土的脸上,那一副白眼珠特别的炸眼,像夜空中有两个月亮一样明亮而明显。
“是啊!你们先别动,会有点疼,不过一会就好,用了这个神药这样以后不会化脓。”潘凤淡淡的说到。两人似乎有些感动,但又不再说话了。
潘凤叫人抬着他们去后方中山城中养伤,并吩咐了一队人马内松外紧看好这对将军。
敌军能行动的人潮水一般的退去,像是海滩上的海蟑螂,遇到有人从海滩上经过时退去的样子。潘凤军队的步兵同时也追了上去。喊杀声震天响。
这种真实的战场潘凤其实是第一次经历,虽然战斗打过几次,但他还是大都在后方指挥,打公孙瓒的那一次是在夜里,还不曾亲眼看见惨烈的情景。这一次的战斗就在眼前,血肉模糊的人比比皆是,而这一次战斗的画面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很多天。
追击的士兵们追了一阵也就都回来了,在迅速打扫战场后,又缴获了几十车辎重,两千多人投降,一千多被击伤的敌人士兵也被送回了中山,作战部队迅速转移到第三伏击点休息,而接下来的战斗还不知道要进行多久。
收集情报的斥候终于汇总了多方消息,潘凤和高览,甄严一起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大哥,颜良大军总共约十万人,已经被我们消灭或俘虏两万人左右,剩余八万大军一起向安国方向扑过来了。高阳方向的二哥,甄尧,马元义他们部正准备从北向南从侧翼伺机袭击袁绍大军。田丰审配的人马也即将到达,先通知辎重车辆进入中山城,战斗人员进入南方安邦县,准备从南向北从侧翼袭击袁绍大军。现在就看我们正面的部队如何能让敌人退却了。”高览分析了全局的形势以及我们下一步的大致方案。
“第二次阻击后,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战略纵深了,后面就是中山城了。此间只有原来赵子龙驻扎的一个军营挡在中间,正好可以利用起来,我们依样画葫芦,在军营里布置易燃之物,等敌人进入再次把他们送上天。”甄严胸有成竹地说。
“首先这个军营不大,且敌人安国县一战已经吃过亏,不太会再次上当,即使有人进入军营,也不会太多,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固这个军营,在这里打一场阻击战,看看军营下面好不好挖沟。”潘凤提醒着高览和甄严,他俩恍然大悟。
“大哥是想挖一个逃跑的地道。”高览兴奋地说。
“然后吸引敌人前来后我们再金蝉脱壳,瓮中捉鳖。”潘凤的构想越来越明朗了。
“古时候有个叫大清国,国内有一场叛乱,国王为了平叛,允许各地自己组织武装平叛,有一个丁忧在家乡官员组织了一些乡勇,加入了平叛的大军,但这个人是个文官读书人不会打仗,于是就想了一个笨办法,他自己总结了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每次遇到敌人,他总是先驻扎营垒,深挖沟,高筑墙,虽然没有什么经典的战例,但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这样,一次次的利用深沟高墙消耗敌人,自己的部队损耗却很小,最终这个书生就是凭借着这种办法赢了一次次的战斗,最终他率领的部队平定了叛乱。”潘凤向他们讲了曾国藩的故事,虽然是我们身后一千多年的事,但道理是相通的。大家也都认同潘凤的说法,于是说干就干,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在一圈也不足五百步的营地里挖沟,挖地道。几门火炮被拉回到了城墙上,炮弹正好可以覆盖到营垒的外围,为防守又增添了一个有利的武器。
就在潘凤的部队全力备战的同时,站在城墙上依稀能看见颜良的大军已经浩浩荡荡的向前推进了,据此五里外扎下了营垒。本以为他们会先休整扎营,至少明天才来进攻,但一支万人左右的队伍已经杀奔前方的营盘。
“炮兵准备!”经过几次战斗,炮兵部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要领,也不再需要潘凤亲自指挥,一名姓陈的部曲长镇定自若地站在城头,他年近四十,成熟稳重,曾经是甄家铁铺的掌柜出身,会些武艺,为人也颇有头脑,这次大炮的制作,他也是动了很多脑筋,花了很多心思的。潘凤虽然有大概的图纸和想法,但由图纸能变成实物,再由实物能发挥用处,这其中如果没有这位陈部曲长和几位铁匠师傅的帮忙,是定做不出来的。
此时城墙上的已经有了七门大炮,炮口也已经对准了前方的队伍。
“大人,敌军前锋已经接近我军炮火打击范围。”
此时军营里的弓箭手已经开始攻击,敌人有众多盾牌兵抵挡,弓箭射出去大都被盾牌挡住了。
“开炮!”陈部曲长一声令下,七炮齐发,震耳欲聋。腾起的白烟模糊了视线,但见前方有五个炸点,敌人密集的方阵里有五处士兵成片倒下了,远看就像是麦田怪圈,估计还有两发炮弹没有炸响,士兵们马上装填新的炮弹,动作已经娴熟了很多,大概十五秒后又再次发射。
就在距离中山城不远的小山坡上,一人金盔金甲,立于马上,正注视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