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洱河之秘(2 / 3)
南诏虽也是耕耘水田,种植稻谷,兼种豆、麻、黍、稷的国家,由于其优渥的气候条件,更是一度出现过“邑落相望,牛马被野”、“村邑人家,柘林多者数顷,耸千数丈。”、“家绕五亩之桑,国贮九年之廪”等盛世之象。
但因为其国内复杂繁多的部落族群,频繁发生的各族争斗使得南诏人远远不如中原人那般重视土地,相反,他们更在乎山林,因为在爆发部族战争之时,山林是他们伏击、转战、躲藏、退避的绝佳主场。
南诏人本就擅长山林作战,加之南疆之地气候绝佳,纵然荒废了农田、少耕种一季稻子,也饿不死南诏之民。
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总佐官,自然对土地也并不十分在乎。
里正则不然。
里正是中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的基层小吏,虽官职不大,权力不重,但对于一个国家的税收和徭役的稳定却是极为重要。
因为里正“四户为邻,五邻为保,五里为乡,百户为里”的管辖范围,与总佐按照人头管理的方式完全不同,后者只看人数,而前者从根本上来说以土地作为一切的根基。
用土地把南诏百姓按照一邻、一保、一乡、一里的方式牢牢栓在一起,既能稳定征纳税赋,征发徭役,同时也能彻底改变南诏人骨子里部族的自由懒散性,让他们习惯于真正的农耕国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而苏鹤所颁布的诸多王命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致力于南诏各族在文字和语言上的一统。
南诏虽是边陲小国,连吐蕃蛮族的五分之一大小都不到,更不必说和当年盛极一时的突厥蛮族相提并论,但其国内的部落之繁多、复杂,甚是还远远超出吐蕃和突厥两国。
仅在银生节度使境内,就辖有金齿、漆齿、银齿、绣脚、穿鼻、裸形、磨些、望外喻等落后部落。
永昌节度则督辖朴子、长鬃等数十族,弄栋节度管辖浪加萌、于浪、传衮、长裈、磨些、朴子、河人、弄栋等十余族,拓东节度管辖东爨乌蛮三十七部。
把南诏全国的所有部族全加起来,其数目至少也在一百多个以上。
即使是这些在国内的部落族群,也都要通过三译四译,才能与南诏言语相通,更不必说和中原语言的差别有多大了。
每一项改制的基本原则,就是拉近南诏国与中原王朝的距离,逐渐接触两国百姓之间的陌生感。
苏鹤一方面全力施行此前定下的更换各强大部落栖息地的策略,另一方面则以安抚怀柔为主,施行以夷制夷的政策,不过多干涉各族内部事务,部落内的财产予夺等事,仍交由豪酋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