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 我这都是为了大家好(3 / 5)
至于日本这里,太危险了,而且也太远,不合适。
“哎呀,我现在日本这一摊子还没完全铺开呢,名气没打开,小钱钱也还没赚到,又要让我去搞贸易公司,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想了想后,曹志强决定先不急着回国送资料,先看看日本这边的收益状况再说。
反正他那首出道单曲的初动销量,也就是首周销量快出来了,只要销量一出来,他就可以提前预支一部分款项。
接下来,有了钱,他就可以利用这笔钱,偷偷在日本这里注册一个离岸公司,搞一个离岸账号。
有了这个离岸公司跟离岸账号,他就可以把国家给的那五亿美金转过去,然后当自己的钱来用了。
日本在八十年代的金融管控是很松的,尤其是东京这里,金融体系是开放的,不比香港那边严多少,某些程度上甚至更隐蔽。
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其实是被美国深入控制的,尤其是金融体系,在九十年代泡沫破灭之前,日本的金融体系搞了个自由化改革,改的跟个筛子一样,国际资金可以随便进出,根本没有监管可言。
要不是这样,日本也不至于因为一场经济泡沫,就一蹶不振了。
当然,站在后世的眼光来看,日本八十年代的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明显就是美国的阴谋,是割日本韭菜的前置策略。
只可惜,当时日本没多少人认清,或者认清了也无力改变,这就是殖民地国家的悲哀。
同样道理的还有韩国,韩国说实在的,也是没有金融自主权的。
比如三星这种韩国最大的大财阀,虽然管理权在李氏家族手中,但真正的金主股东,或者说得利最大的那部分人,还是华尔街那批人。
说白了,日本也好,韩国也罢,之所以经济能够崛起,归根到底是美国转移了部分中端产业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借此喝点汤。
但既然承接了美国当年转给你的产业,就必然要被其深入控制,这是基本常识。
日本韩国都是这样,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其实都被美国深入控制,只不过一般老百姓不知道罢了。
总之,在八十年代的日本东京,想要搞个匿名账户,或者不为人所知的离岸公司账户,不要太简单,有钱就行。
同时期的香港,这方面也差不多,但香港终归是英国的殖民地,总起来说,在金融方面,其实是不如美国构筑的金融体系的。
如果先在日本搞一个离岸账户,再在香港搞一个离岸账户,然后慢慢把资金转移过来,这样的话,至少在八十年代,是没人能查到这些资金背后的真正金主是谁的。
至于再往后吗,可能也不需要这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