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整顿科道(1 / 6)
大明的科道官,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每一种称谓,都有其由来。</p>
科道指的是内部的划分,为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御史,二者又称风宪官,其名源于风闻奏事之权,意为执掌法度之官。</p>
再往前回朔,给事中和御史,可以追朔到先秦时代。</p>
给事中原为侍宫中事,以备顾问,至隋唐立三省六部,给事中归于门下省,始掌封驳之权,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可驳正百司奏章,由此衍生出对六部百司的监察之权。</p>
和给事中不同的是,御史之官,自秦始置,便是监察官。</p>
先秦之时有史官,为侍史,负责记录国君同臣下奏对之言,因其长久熟悉朝政,善于收集消息,渐成国君监察臣下之官职,这便是御史纠察官邪,监察百司的权力来源。</p>
最初的官制当中,设监官与谏官,监官为御史,归御史台,掌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p>
至于谏官之职,据传源于上古舜帝之时,有纳言,负责向君上呈递下情,提出君上之过,予以匡正,秦汉时设谏议大夫,专司谏君上,议朝政。</p>
唐时谏官和给事中一同归于门下省,至宋时,专设谏院,职权进一步加强,掌纠弹之权,负责谏诤皇帝,绳纠宰相,更有风闻奏事之权。</p>
但是,随着制度的逐渐完善,监官和谏官的职权开始相互侵夺,宋时虽设谏院,可为防宰相控制谏院,谏官皆由皇帝亲自选拔,进而成为皇帝制衡宰相的手段。</p>
如此一来,监官和谏官便渐渐合流,有台谏合一的趋势。</p>
这种趋势,在大明建立后,最终确立。</p>
太祖皇帝立国,不在区分谏官,监官,而是设六科十三道,一察朝廷六部,一掌天下之事,然而无论是给事中还是御史,皆有风闻言事,纠弹百官,谏诤皇帝之权。</p>
所以这件事情,难就难在这里。</p>
原本,宋代之时,御史监察百官,但因其本身归宰相管辖,所以监察范围兵部包括宰相。</p>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谏官才独立出来,虽仍归于宰相,但是因其有谏诤之权,能够以下驭上。</p>
这种权力,在皇帝的刻意引导之下,逐渐用于百官之长的宰相身上,成为皇权和相权斗争的利器。</p>
当初大明立国,设御史以小驭大,也有此意。</p>
但是,谁能料到,太祖陛下因为胡惟庸一桉,撤中书,废宰相,使得自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彻底消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