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高风亮节李原德(1 / 6)
夜,寒梅落雪,瑞兆丰年。
京城最特色的建筑特征莫过于胡同,各式各样的胡同,依坊筑巷,横七竖八的聚集在一起,成为印烙在几代人心中的记忆。
胡同多,门道也多,早两年的时候,京城流行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但是到了这两年,在东城购置宅院的贵人们,也多了起来。
当然,主要是文臣居多,像是真正的贵人,世代传承的勋贵外戚之家,当然还是住在西城。
至于原因,其实也简单。
因为土木堡一役,朝廷新晋提拔上来的,都是相对比较年轻的官员,还有不少是从地方拔擢的,他们年资没有那么久,刚到京城也不敢出风头,于是,只能购置一些小一点的宅院。
但是老大人们舒服久了,小门小户的感觉拘束的紧,再加上,东城虽然没有真正的贵人,但是却有一尊大神,提督东厂的舒良公公的外宅。
这位虽是宦官,地位却不可小觑,哪怕有王振的殷鉴在前,趋炎附势者也总是有的,哪怕不走的太近,见了面打声招呼,日后万一跟东厂打交道,也能有几分薄面。
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稠密但狭小的东城胡同,开始渐渐出现了官宦之家。
刚开始是七八品的小官,等到了后来,慢慢的也多了五六品,甚至是三四品的大员,最显著的代表人物,就是内阁的李实大人和礼部的李贤大人。
这二位擢升的速度都很快,未发迹的时候就住在东城,后来成了朝廷重臣,东城也不似往常一样只有商贾之辈。
于是,两位老大人就干脆没有挪动,只是将左右的连房购置下来,翻修后拓宽了不少,作为宅邸。
此刻,上书“李府”的宅子上,挂着几个大红的灯笼,映照着地上的白雪,煞是好看。
一顶暖轿悠悠的停了下来,随后,一个身着锦袍的老者下了轿子,抬头望着李府的牌子,轻轻的叹了口气。
李府的门前,早有管家在迎候着,见到轿子在门前停下,立刻迎了上来,道。
“见过老大人,我家老爷已在府中等候,请老大人随小的进府。”
锦袍老者点了点头,安步当车的走进了府门。
过了外堂,隔着远远的,便见到李贤迎了出来,于是,二人同时加快脚步,在院中站定,相互拱手一礼。
李贤道:“明日便是廷议太子府属官之事,当此紧要之际,用明兄何必分神来老夫府中,实在让老夫心中不安啊。”
朱鉴,字用明,号简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