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换人了也不通知一声?(1 / 3)
武英殿中,于谦看到天子的眉头轻轻皱了起来,似乎感到有些为难。
见此状况,于谦心中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虽然提前没有商量过,但是,从这段时间的京中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个要被祭旗的人选,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昌平侯府,杨家!
实话实说,对于杨洪这位百战老将,于谦心中也十分敬佩,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也不想拿昌平侯府祭旗。
但是,不得不说,杨家实在太合适了……
和范广区区十年便迅速攀升不同,杨洪自承袭父职起,便镇守在边关,时至今日,已有四十余年。
杨家的根,就在边境!
所以,要查军屯,绕不过的就是杨家。
宣府一行,于谦查得的情况,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如果说阳武侯府已经算是肆无忌惮的话,那么,杨家所做的,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得益于杨信没有暗中阻挠,所以,于谦在清查的时候还算比较顺利的。
杨家在边境四十余载,能够步步升迁,除了因为战功卓著之外,人脉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这些人脉从哪来?
当然是从各种各样的交际当中,杨家在军屯当中所牵涉的,不仅仅只是自己一家。
光是于谦查得的,杨家明里暗里侵占的军屯数量,至少在五百顷以上,这还不算私垦田和买卖的民田。
这些田地,并非都被杨家拿走了,事实上,杨家自己留下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剩下的大多数,都被用来疏通关系,笼络人心,甚至于有一部分,被用来抚恤战场上战死的部下。
杨洪在军中能够有如今威望,和他能够‘恩威并施’脱不了关系。
换句话说,这些被侵占的军屯,有很多都被变相的补贴到了军中,甚至是用到了城防上。
这就使得,杨家人带的兵,无论是从军心还是战力,都比普通的边军更高一筹,进而成为了杨洪能够屡立战功的基石。
杨洪之后,他的后辈杨信,杨能,甚至是杨俊,也都是这么做的。
所以,哪怕杨俊酗酒杀人,脾气暴躁,甚至临阵脱逃,但是,底下的普通军士,却是对他十分拥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