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国之干臣(2 / 3)
王公公道:你讨公道没错,但这么干不是把自己也搭进去了吗。
董布政使道:罪有应得,死不足惜。
王公公彻底无语了,沉默了半天才叹道:我在京城就听过你的名声,朝野上下无不赞叹你的刚烈耿直,但你想过没,此举非旦对大明无益,还是大大的损失。
董抬起头茫然的看着他,不理解这个说法。
王公公硬把他拽起来,按到椅子上:你的目的无非就是与汪监军同归于尽,报了妻儿的仇恨。是不是,你这就叫有用之身办无用之事,不提汪监军了,单说你,为了私仇送了自己性命,你是无所谓,此地百姓怎么办,西北的安危怎么办,这么大的功臣没了,是不是朝廷的损失。
董布政使更不理解了,茫然道:我在兰州不但毫无建树,还乱法恶政,让百姓民不聊生。我若死了,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王公公打断他:董布政使这是什么话。也罢,咱家给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吧,你自执掌兰州后,倡导忠孝,教化乡里,使此地风气大振,压制打击肃王亲信,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这些举措对钳制肃王起了很大作用,不但迫使肃王主动解除兵权,在靖难期间更是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老老实实待在兰州城,皇上登基后立刻上表臣服。假如肃王与那些建文余孽一样与当今皇上作对,你想这兰州城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这西北之地是不是战火纷纷,生灵涂炭。这是不是你的功劳。
董布政使疑惑道:他是没帮建文一党,但也没帮皇上啊。
王公公道:这才是最要紧的,正因为肃王坐山观虎斗才保住了一方平安。他如果与当今皇上一起发兵,你想过后果没。
董摇摇头。
王公公心中暗骂这个榆木脑袋,道:这个给你解释不清楚,你只要知道一点,正因为你的原因,才让西北未生动荡,未遭战火之苦。你所谓的那些错误和这个相比,是不是就微不足道了。
董布政使脑子彻底成浆糊了。
王公公接着道:这只是一件,还有一件更大的功劳。你力主并达成了让蒙古各部向我大明朝贡,一举解除了西北边患,于国于民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董布政使对这个丰功伟绩更不以为然:通商之事是胡同知谈成的,并且我觉得他当年的措施要比朝贡更有利,那时候才是互惠互利和平共处,不像现在纯粹是花钱买平安。百姓更是因为通商苦不堪言。
王公公道:朝贡之举是你提出来的,是你开创了先河,功劳怎么能是他的。胡同知当年举措是异想天开的小儿之见,你想想,我大明岂能与蒙古平起平坐,表面上是得利了,伤的可是国体。现在这种方式虽然花费多些,立的却是我大明堂堂天下之主的声威。
见董布政使瞪大个眼睛犯糊涂,王公公道:唉,不说那么多了,你只需要知道自己是西北柱石,国之栋梁就可以了,赶紧收拾收拾,随李公公一起去西安赴任。
董布政使道:那汪监军如何处置,上面怎么说了。
王公公不耐烦道: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啊,你都成一方诸侯封疆大吏了,老是和他一个太监过不去干什么。
董布政使抱起枷锁,低下头盯着地砖看,又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