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下余村妹妹的一家人(1 / 2)
白水乡下余村的重心正在向南移,南面的黄土地上到处都是刚刚建起来的地基,有的已经造到了两层,有的地基还刚刚上来,村里的道路两旁都是泥砂,红砖,连走路都很困难,看看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上坟扫墓的时间已过,到黄牛家里去,肯定会留下吃晚饭,留宿。她想,住在下余肯定不可能,破旧的房屋里面还住着七、八个人,于是就对她们说“我们另外挑个时间再来吧,好久没有到过下余,要来也应该带些东西给金莲,空着手去见她讲不过去,你外公外婆都是靠金莲生活的,松标也不管家里的事情。还有黄牛,他从一懂事就顶着余家的大梁,里里外外一大把事情都是靠黄牛操持,现在又是在造房屋,我们又帮不上什么大忙,也应该买些东西送给他。我们另外挑个时间,让在家里有空的人都到下余来看看黄牛,关心一下黄牛的生活。”
鸣听外婆这么一说,就马上就调头,回到塔山,沿着浮石路回到了城里。
生活在农村里的人那里有城市里的人那样舒服,什么叫快乐的童年,自从会地上跑就随着大人,不是农田里跑,就是后园里的晒谷场上,只要有点力气就会帮大家做农活,到了上学的年龄,如果能念书,而且有一个好一点的成绩,家里人可能还会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能够给家里光宗耀祖,会一心一意地供他好好念书,农活由大人自己做。
下余老家,她的大妹金莲有两个儿子,大的儿子自很小的时候就帮着外公做农活,有空的时候到小学里念书,田里忙的时候就帮外公做农活,农村里的小学也根据农田里的忙闲安排课程,农闲的时候课程会安排多一点,农忙的时候课程会适当地减少。
黄牛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念书,能不能念书,自他懂事以来都是帮外公做农活,农闲的时候到小学里去上学也就是认几个字,也不知道什么是上进心,就知道如何帮外公多做点农活。
城里乡里的老百姓家里的老大肯定都是这样。
黄牛是他的小名,户口本上的名字叫余羲正。
他的弟弟叫余羲芳,自从在下余村的小学里上学,在一年级的时候,成绩就很好,成了家里人的希望,有望他以后能考上一个好一点的中学,甚至于上大学。也因为是这样,自余羲芳上了小学,农活很少让他去做,一心想让他多一点的时间念书,家里有什么事情都是老大余羲正在做。
余羲正的父亲余松标是云溪公社里的乡干部,也不知道是因为工作忙,一心扑在工作上,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家里的事情从来都有不管,有时即是到了下余村他的哥哥家里吃饭,也不到家里来看一看。
余松标因为从来都不管家里的事情,没有想过要在下余村造自己的房子,所以一家人都住在岳父的家里。余松标并不是上门女婿,下余的家里只是他偶尔停留的地方,还别说,他有子女六个,纯正的两男四女。
余羲正的母亲,邵金莲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受到了他大伯的无理蛮骂,被气疯了,之后一直都是半疯半呆半傻,精神极不正常。她经常半夜起来,一个人坐在床上,梦话不是梦话,梦游不是梦游,神神叨叨。虽然夜里说梦,白天照样把家里料理的井井有条。
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也不可能好,丈夫虽然是云溪乡里的干部,工资收入从来都没有给过家里,到了家里还像神一样地供着,全家人的生活都是靠外公在农田里做农活,来养家糊口,余羲正稍大一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余羲正并不是农村里五大三粗的庄稼大汉,充其量也只能说短小精干,从小就跟着外公,帮外公做农活,也算是个农村里的行家里手。外公逝世了,家里的农活都是他一个人做了,后面四个妹子最多是到农田里采猪草,磨豆腐,帮家里洗洗刷刷,农村里的生活环境没有城市里的人讲究,也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都是到田边的水沟里挑到家里来的,等到余羲正长大了以后,就在自己的后园里挖了一口井。
余羲芳的志愿不在农村里,农村里的人只要想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生活,或者远离农村,方法很多,可能通过读书,考大学走出农村,也可以到城市里去经商,白手起家的人也有,也可以参军去当兵,在部队里学身本领,复员回来在城市,工厂里找一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