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渡过黄河(2 / 2)
陪同祭祀的滑县县令名叫张宗尧,经过询问,王玉宝才知道,这家伙竟然出身于湘军,还在曾国藩的粮台效过力。
王玉宝忍不住说道:“老兄并不避讳自己的出身,想必是个实诚的人。当年湘军投降,属吏大多投降我中华帝国。老兄为何当时没有投降?”
张宗尧坦然答道:“我以诸生的身份从军,受命管理厘卡,本是个微未小吏。涤帅对我有知遇之恩,特拔我为粮台文员。
“湘军投降时,涤帅耻于投降,自隘而亡。张某不愿殉节,也不愿投降,又觉得帝国倡导洋务,有违圣人之学,是故逃到了河南。”
王玉宝直言不讳地说道:“你不愿投降我军,也没有返回故乡,可知心气很高。你是湘军败将,到河南后能继续得到重用,出任县令,可见确有才能。
“我听说,你在滑县的官声很好。那么,你这次率城投降,是尊奉上峰的缴令?还是感于我军的军威?”
张宗尧依然不卑不亢,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兼而有之吧。再者,晟武皇帝的杨学虽然与圣人之学不甚相合,却带领中华帝国走向了富强,帝国民众也日渐富裕。
“圣人所提倡的大同世界,无非是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幼有所养,病有所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中国历朝历代两干年,哪怕是文景之治、康乾之治,也从未实现过这一理想。
“唯独在中华帝国,在仅仅数年之内,就达成了这一目标,初步实现了圣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我曾经怀疑过,觉得中国文化已经落后了,所以才被英法列强追着打。
“涤帅提倡圣人之学,身体力行,努力宏扬理学,试图凭此中兴满清,振兴中国。湘军一度如日中天,为满清所倚重,却最终失败。
“能救中国的,还是晟武皇帝的杨学,还是晟武皇帝所大力提倡的工业化、重商主义、统制经济。这是历史大势,张某对此倾心认同,所以愿意举城投降。”
王玉宝也忍不住笑了笑,觉得这个张宗尧巧言善辩,不失为一个能吏。帝国刚刚解放河南,要在河南设置一年的政权过渡期,将留用大量的旧官僚。
像张宗尧这种经历丰富、熟悉地方事务的官僚,在满清官僚中无疑是优秀的。革命军应当争取这样的人,让他继续为新政权效力。
关于人才,杨烜有一个精辟的论断。他认为,中国汉字艰涩难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由此而培育了众多人才。
只不过,由于满清的制度落后性,无数天才被埋没了,无数人才被官场大染缸所影响。帝国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干部政策,争取各行各业的人才,吸收各式各样的人才,为帝国的宏大事业效力。
当晚,王玉宝在滑县接到军司令部的密令,要他尽早率军进入直隶,减轻大沽口一带海军陆战队的压力。
王玉宝当即立断,派一个团前往彰德,追击第二镇新建陆军。步一师其余兵力则加快行军速度,从大名府进入直隶,拉开京津会战的序幕。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