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1 老高(1 / 2)
这次成功给了高进方极大的信心,在玉湖斋品牌打响之后,他不顾公司其他人的质疑,将厂房和办公楼全部抵押给银行,贷款在北阜工业园新建厂房和冷库,扩充了产量和出货渠道,又在市区繁华地段和大型商场开设了多家店面,使得公司销售收入在短时间内增长数倍,他也先后被市里和区里授予“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这一来彻底堵住了质疑者的嘴,公司内部没有了反对的声音,高进方得以尽情施展手脚,他先是扩充了产品线,增加了许多糕点品类和节令食品;又买下几家经营不善的熟食店和炒货店,推出了玉湖斋的姐妹品牌——“玉湖园”熟食和“玉湖记”炒货,走上了多种经营之路。
一时间,玉湖斋的高速发展把本地行业内搞的沸沸扬扬,人们纷纷赞扬高进方的魄力和胆识,可是几年下来,这些新举措并未如预期一般为经营带来活力,反而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快速增长的势头早已停止,虽然资产规模比以前翻了好几番,但经营成本的上涨却使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公司员工越来越多,福利待遇却是不如以前了。
就在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又出现了风言风语,有人说当年正是高进方挑唆那些下岗职工去举报老厂长,目的是把他赶走,自己当总经理,没想到把老厂长活活气死了。还有些心怀不满的员工在背后叫高进方“野心家”,暗地里责怪他一意孤行,把公司原先好好的日子给过败了。
面对传言,高进方发过火,也生过气,但却堵不住流言,也挽不回人心。如今玉湖斋的运营已经步入了正轨,产品口碑与销路都十分稳定,却也难再有什么跨越式发展。
年过五旬的高进方在这种局面下逐渐丧失了以往的干劲儿,变得心灰意懒,在经营管理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日常工作都交给下面人去做,自己每日里只是听听汇报、主持会议、拍板一些重要事项,闲下来的时间便摆弄些花鸟鱼虫,倒是比前些年轻松了许多,气色也好了不少。此刻,他正在办公室里一边翻阅报纸,一边等着客人的来到。
苏洋开车穿梭在旧城区蛛网般的狭窄街道中,熟练的沿着单行线绕行到湖山玉湖斋食品有限公司大门口。
历经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这家老字号如今依然坐落在当年国营副食厂的旧址,那是在旧城区一个不起眼的大院子里,百米开外的湖山第一百货公司早已倒闭多年,相邻的老字号钟表眼镜店和布料成衣店门前也是冷冷清清,只有这玉湖斋的生意还算的上红火,不过人们大都只认得他们遍布大街小巷的销售门店,却不知道公司是在这样一个形似破败的冷僻地方。
“找高总,已经约好了。”苏洋降下车窗,对上前询问的门卫微笑了一下:“我是春江银行的。”门卫应该是事先得到了通知,没有打电话核实便直接打开了大门。苏洋停好车,整理一下衬衣,健步走进了办公楼。
玉湖斋的总经理高进方就是解放路支行曾经的那位客户老高。当年公司急需资金时,他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一位交行的客户经理,本想从交行贷款,可恰好那位客户经理即将跳槽到当时正在筹建的解放路支行,就把这笔业务带了过去。从此解放路支行便成了玉湖斋唯一的贷款合作银行,授信额度也从最初的八百万一直增加到了两千万。
后来那位客户经理随着前任行长跳槽去了外地,这笔业务就留在了解放路,主协办分别挂在郑玉梅和苏洋名下,由于是抵押业务,金额也不算太大,所以郑玉梅并不太在意,把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放心的交给了苏洋去办理。
那时的老高正是心灰意懒之时,过惯了前些年的奔波日子,猛一闲下来倒有些无所适从,除了多了些爱好之外,人也变得絮叨了起来。
正好苏洋当时刚刚转岗,对企业客户充满了好奇与憧憬,很喜欢听老高说起玉湖斋过往的起起伏伏,再加上他说话办事十分低调谨慎,所以见面聊过几次之后,老高与这位年轻小友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颇有点忘年交的意思,对他提出的业务需求也都能尽量满足。
郑玉梅为此对苏洋的客户维护能力十分认可,原本打算在今年业务续作时将主办权交给他,没想到老高前段时间主动提出终止合作,也只好就此作罢了。
董事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苏洋轻轻敲了敲,推门跨进一步,微笑招呼道:“高总,您好。”
“哎,苏经理来啦!”高进方把报纸拍在桌子上,起身迎了过来,一边走一边摇头道:“你看报纸了吗?广州恒大又从德甲买了个外援,八百多万欧元,真厉害啊,看来今年中超冠军还得是他们的。”
“是吗?他们老板可真舍得花钱。”足球是苏洋和高进方的共同爱好之一,每次见面都得扯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