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论监察的重要性(1 / 2)
薛奎和叶安在利益上是不冲突的,这一点他们两人都清楚后,所以薛奎才会帮叶安出这口恶气,当然这些人在回到叶安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公廨原本人少,但按照叶安的进度还是能完成任务的,现在多出来这些人虽然分担了原先官吏的工作量,但同样的他们也会分走功劳!
叶安之前可是红开白牙的答应他们会把功劳分出来,人越少每个人分的便越多。
现在这些赴任的三司官吏就成为先来者的绊脚石。
没人希望自己的功劳被人分走,于是便愈发排挤这些后来者,而后来者本就是被薛奎逼迫着来的,现在又遭到排挤,自然把心中的怨恨归咎到了叶安的身上。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叶安正愁没机会整治他们,现在送上门来了,消极怠工的直接“打回原籍”,做事不仔细的直接当众斥责,他们还不敢还嘴。
官大一级便压死人,何况是官大这么多级,被叶安当面训斥只能忍气吞声,在人后不断咒骂发泄。
叶安知道这些情况,但并不着急对他们施以手段,这里毕竟是三司,而这些官员不是自己的直接下属,充其量不过是临时抽调过来的“临时工”。
但“临时工”却有很多用处,比如用来背锅…………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被叶安剔除的官吏便有十位之多,并且都是犯了错误被踢出去的,叶安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无法辩驳。
这些官吏被踢出茶榷务的公廨房后甚至有些庆幸,庆幸自己的离开,因为在他们眼中叶安编篡的茶榷新法简直是就是进度缓慢,漏洞百出!
茶榷法的问题出在哪?无论是贴射法还是交引法,亦或是折中法都是不能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而叶安居然妄想着要让茶农受惠的同时,还要使朝廷的税收不减,还要让茶商有赚头,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叶安却并不慌张,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想到的解决方案,而这些人只是看到了表现,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内容,让他们出去“散播谣言”并不是一件坏事。
用薛奎的话来说“掩人耳目,厚积薄发,长生当尽力施为!”
没错,从一开始叶安并与薛奎透过底,范雍看好薛奎,同样他也看好叶安,所以这两人有着天然的亲近。
再加上在政治上的羁绊,不得不说叶安与薛奎之间有着天然的利害关系。
政治总是这般玄妙的,在你需要的时候朋友来了,在你不需要的时候,敌人也来了…………
朝堂之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叶安还没有拿出茶榷新法的时候开始抨击叶安了,所用的理由也很简单,即使那些被叶安踢出茶榷务公廨的官吏亲口所说。
奏疏很多,但都是出自特定的几个人之手,比如殿中御史龚守真,比如翰林学士梁进道,比如龙图阁学士孙奭。
叶安不明白一项重视自己清名的孙先生为何会变成这样,这还是当初给他赠书的那位先生吗?!
按道理来说读书人爱惜名声胜过爱惜自己的性命,这件事很多人都能看出事关东南茶商的利益,而孙家又是东南四大茶商之一。
在茶榷新法出来之前,便如此急躁的上疏弹劾,吃相也未免太过难看了些,连朝中的清贵之官们都看不下去,何况是年轻气盛的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