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名不副实的东林智囊(2 / 3)
“他给明武宗上了白帖,哀诉自己赤身被绑,乞赐一二件敝衣盖体,明武宗本来已经心软了,下令赐给刘瑾百件衣物。”
“幸亏这时张永察觉了明武宗态度上的变化,极力怂恿明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直到明武宗自己从刘瑾家中搜出皇帝印和龙袍,还发现刘瑾常拿在手的扇里,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这才勃然大怒,下定决心要将刘瑾凌迟处死。”
“这么一对照来看,李实确实是东林党目前能接触到的,最有希望担当张永这个角色的人物,李实作为明光宗从前在东宫的伴读,陪他们父子经历过国本之争,跟明熹宗是有感情的。”
“而且,从李实能为明熹宗挑选出张皇后这件事上来看,他是很了解明熹宗喜欢什么样的人,并且很能领会明熹宗的心意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实拥有东宫伴读的这一资历,他未必没有将魏忠贤取而代之的野心,因此历史上魏忠贤得知黄尊素的企图之后,立刻就制造了‘李实诬奏案’,将‘东林七贤’一网打尽。”
“因为魏忠贤知道,帝王的权柄,就是能在一念之间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倘或他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牢牢把控住明熹宗,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朱由校沉默片刻,道,“对啊,所以我方才才说黄尊素一生的最大成就是生了黄宗羲嘛。”
“倘或没有黄宗羲,黄尊素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封建官僚,一辈子就琢磨着斗来斗去,不是我跟你斗,就是你跟我斗,真的特别可悲。”
“历史上杨一清和张永合伙斗倒刘瑾之后,又落着什么好了吗?杨一清虽为四朝老臣,但明世宗登基之后,因‘大礼议’事件,不是照样被张璁和桂萼联手排挤出阁了吗?”
“张永就更不用说了,想封个侯都被内阁驳回来了,刘瑾一死,宦官集团大受打击,明武宗虽重用他,但并不像宠信刘瑾一样宠信他,后来嘉靖朝时,明世宗直接就命他避居了。”
“黄尊素以为,明熹宗之所以会重用魏忠贤,是因为魏忠贤想方设法地蒙蔽了皇帝,他就是不敢承认,或许魏忠贤干的那些坏事儿,就是明熹宗默许,甚至私下授意魏忠贤干的。”
“他就是不能承认他一心效忠的那位皇帝本身就不是个好人,单凭这一点,黄宗羲的思想境界就是他父亲怎么比也比不了的。”
“黄尊素与其这么折腾,还不如安安心心地在家抱孩子,他带孩子对大明的贡献,比他活的这一辈子都大。”
启明笑嘻嘻地趴到朱由校肩头,“宿主,你干嘛这么嫌弃黄尊素啊?黄尊素这一计谋虽然胎死腹中,但并没有坏了你的事儿罢?”
“相反,魏忠贤得知了黄尊素的这一威胁,宿主你又趁此机会表现了一番明察秋毫,怕是往后魏忠贤为了保住他的位置,办起差来更加勤谨了呢。”
朱由校沉吟了一会儿,道,“你知道我刚才为何要把魏忠贤摘出来吗?因为我想借着‘搜查伪造李实奏疏幕后主使’的名义,将魏忠贤手下的宦官好好清理一番。”
“魏忠贤是个文盲,司礼监这五位秉笔大太监的字迹又十分常见,但抛开他们六个人,宫中其余宦官却没有这种能被轻易豁免的特殊待遇。”
“明熹宗幼时,又一直跟着宦官读书认字,也就是说,只要我认定李实那封奏疏上的字迹出自谁之手,谁就该获罪。”
“现在刘应坤和纪用去了关宁锦,魏忠贤的势头太猛,须得杀一杀他的威风,而这一次的李实诬奏案就是最好的契机,不伤筋不动骨,宫内事宫内毕。”
“最要紧的一点,就是能让魏忠贤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用‘不识字’替魏忠贤撇清了干系,那按照常理说,魏忠贤为了不想惹祸上身,只能任凭我在宫中到处替他找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