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明翰林的特权(2 / 4)
其实,在跟随讲官读书之前,皇帝对于该日所讲章节应该有过预习,遇上多音字时,皇帝由于之前跟读于宦官,先入为主,朗读时的发音未必完全跟随讲官。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用跟读的方法学习,尚且有纠正语音语调的作用在里面,但是这一效果,在皇帝身上是不存在的。
当皇帝读错字时,往往是讲官迁就于皇帝,只有少数人敢纠正皇帝的发音。
譬如,万历年间,明神宗在经筵中,读《论语》“色勃如也”一句时,将“勃”念成了“背”。
其他讲官都噤口不言,只有张居正从旁厉声纠正,当时同列诸官皆大惊失色,以为张居正此举甚是大胆。
孙承宗给明熹宗上课时也遇上过类似情况,但孙承宗以一种相对委婉的方式纠正了皇帝的错误。
据说,明熹宗在读《尚书》中“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一句时,将“六”一字发音成了“溜”。
孙承宗便将这句话重新读了三遍,并故意将“六”高声读成了“禄”。
明熹宗当时虽心有疑惑,但依旧随着孙承宗改了读音。
待日讲结束后,明熹宗才知道“六”这个字是他自己读错了,于是他便以此警告教他预习的宦官道,“毕竟拗讲官不过,以后休错,被讲官笑。”
在孙承宗离职后,自是再没有一位讲官敢纠正皇帝的发音了。
明星念了错别字,尚且会被各路营销号翻来覆去地嘲笑一百遍,年纪大一点的粉丝也会因为丢脸而觉得下头,甚至脱粉。
而皇帝要是读错了字,没有直接下旨将这个字的发音随着皇帝的错误更改,已经属于是虚怀若谷了。
没了群嘲的压力和脱粉的风险,朱由校理所应当地走了神。
他一面心不在焉地跟着钱龙锡读课文,一面在意念中朝启明发问道,“袁崇焕跟毛文龙的利益冲突在于东江镇,这我知道啊。”
“那钱龙锡跟毛文龙有什么深仇大恨呢?为什么在原主的记忆里,钱龙锡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翰林呢?”
启明回道,“因为历史上钱龙锡在天启朝确实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啊,这是明朝翰林院的特色,明朝进士按考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有潜质者可被吏部与礼部考选为庶吉士。”
“庶吉士在进入翰林院深造三年期满后,还要经过一场‘散馆’考试,然后按成绩授职,优秀者一般留在翰林院工作,稍次者则出任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