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鲲鹏(3 / 6)
只是物质条件其实也还好办,关键是碎叶城的交通并不便捷,无海路,也无铁路可通。
这其实有点像历史上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第一次会谈选择在伊朗德黑兰会谈一般。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
空运。
听起来,大明能够生产航程上千公里的飞机似乎是天方夜谭一般,但其实也并非完全做不到。
正如之前所说,随着大明接替美帝举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出现了提速。
而战争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工业水平的提升,欧洲列强目前的科技水平各自提前了1-15年不等。
大明当然也是如此。
大明目前的工业能力已经无限接近于一战前的欧洲,领先目前独、英、法等国约25年。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工业实力,距离制造长途飞行的飞机依然相差很远。
真正做到能够进行三千公里以上飞行的飞机,还要等到2世纪2~3年代。
这时候,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性能逐渐接近极致,俯冲时已接近音速。
这种飞机无论是空投手令,还是到处督战,都非常的好用。
但真要硬说,其实大明的航天工业距离这类飞机的差距虽然很大,但从时间上来看的话,不过只是不到2年而已。
因为飞机之类的东西不是直线性发展的,而是在某一阶段爆发式发展的。
1915年的飞机与193年的飞机,其差别类似于25年的板砖手机与22年的智能机一般,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只差了15年左右。
最保守的估计,大明靠着弯道超车,这一距离很可能会在1年被抹平。
因为最简单的道理,即便朱富贵不大包大揽,让大明航空人受些磨炼,但终归,大明的航空工业是不可能走大的弯路的。
而且航空工业最大的制约因素——材料学,对于大明来说反而是最好解决的。
只要朱富贵不要因噎废食,不要舍不得向几乎没有什么效益的大明本土材料行业和科研院所砸钱,那么在军事上多用一些后世的钢材、铝合金,甚至是少量特种陶瓷,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