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天下形势(1 / 2)
从崇祯六年李自成势力开始征讨陕甘宁地区以来,直到崇祯八年夏,明顺签订乙亥条约止,不仅李自成所在的陕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明境内的官军、起义军和东北的后金都没有闲着,端是热闹非凡。
先说农民军和大明官军的战斗。
自从王自用、张献忠、高迎祥在山西曲沃称王之后,晋南四十余县被三人瓜分,经过一番清洗之后,也开始治官安民,同时还不断的有各地起义的百姓和流寇投靠到了三人账下,三人的实力都在迅速的膨胀,三部联军的兵马加起来已经有三十万了;
虽然还是以王自用为首,但是三人的的实力正在一点点的拉平,王自用底盘和兵马最多,有二十余县、将近十五万的兵马是另外两个人之和,但是他直接面对的洪承畴、卢象升和左良玉的大明军队,战斗时常发生,压力也最大。张献忠占领着运城周边的十余县,有七八万兵马。而高迎祥则占着晋中、长治一带十数县,也有七八万兵马。
若真的论起战斗力来还是高迎祥部战斗力最强,高迎祥本身就是贩马出身,所以对骑兵尤为重视,他麾下七八万兵马里至少有两万骑兵,再加上和李自成的关系,所以高迎祥获得的援助是最多的,王自用和张献忠购买装备是低价,高迎祥购买基本上就是成本价了半卖半送。
所以这两年来高迎祥的部队装备速度非常的快,到崇祯七年底,王自用和张献忠还有相当之部分士兵还只有号衣的时候,高迎祥每个士兵至少也是半身的棉甲或者镶铁布甲。为了装备和养活军队三人基本上将晋南地区的地主老财,有钱士绅都抄了一个遍,凑足了大量的金银宝物,向李自成购买武器和粮食。
这也导致模仿李自成推行土地政策的时候异常的顺利,基本上每个穷苦农民和起义军士兵家属都能分上好几亩土地,这也是在朝廷大兵重压之下起义军能够顶住的原因,三人在晋城的百姓中支持率很高,而且获得土地的士兵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无法估量的。在霍州、沁县和官军大战了几场之后双方互有胜负,随着后金入掠大同,山西官兵北调,明军才没有继续大规模的进攻,而是暂时转为战略相持。
而四十来县的粮食显然是满足不了三十来万大军的征战需求的,陕西李自成也在征战,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太多的粮草援助,终于在崇祯七年秋收之后,王自用三人在临汾召开会议,最后确定山西南部作为义军基地,三王共同组成十五万联军,由王自用统一指挥,留守山西共同抵御明军的进攻;剩余一路由高迎祥统带出涉县入直隶河北,另一路由张献忠统帅出济源入河南,解决义军粮草问题的同时可以分散压力。
现在的义军已经和历史上的完全不一样了,虽然还是训练比较缺乏,但是装备和士气已经天差地别了,高迎祥和张献忠各自带着六七万人马,一进入河北和山西就势如破竹,接连攻破河南的济源、沁阳、焦作、博爱、修武;河北的武安、永年沙河、曲周、鸡泽等县,一时间直隶和河南地界上风声四起,狼烟滚滚。
各省也急忙组织部队对义军进行围剿,战斗短短续续的一直持续到崇祯八年,虽然遏制住了义军的攻势,但是两省也丢掉了不少的城池,义军的地盘扩大的将近一倍,极大地程度上缓解了粮食和军事上的压力。现在双方都在继续力量准备更大的战事。
再说朝廷方面。
陕西、山西地界的丢失,对朝廷来说是坏事也是好事,丢掉的地方朝廷不用在进行赈灾和三边军力的粮饷供应,使得朝廷的财政宽松了不少,而且不少朝廷官员的家乡都在山西和陕西,为了能够解救自己的家人,这些官员的工作效率无形之中提升了数倍。使崇祯皇帝一度以为自己的官员们,知耻而后勇,大明中兴有望。
尽管如此,大明地界上还是不算太平,山东孔有德的叛乱直到崇祯六年,参将王之富、祖宽等共计登州水城,夺水城门外护墙,采用游击刘良佐之策,以火药炸城。城崩将士涌入才得以平定。副将王来聘先登,受伤而死。而孔有德与耿仲明逃走。